蟬鳴英文怎麼説?超簡單 | 夏天蟬鳴的英文小教室 | 蟬叫聲英文這樣講才道地
夏天走在台灣的街道上,最常聽到的就是此起彼落的「蟬鳴 英文」叫做cicada sound,這種獨特的夏日交響樂可是台灣人最熟悉的季節記憶。說到蟬這個生物,其實在英文中有很多有趣的用法和知識,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內容。
蟬在英文中除了常見的cicada這個說法外,其實在不同地區還有不同的稱呼。比如在美國南部,有些人會叫它們”jar flies”,而澳洲人則習慣稱作”Christmas beetles”,因為它們總是在聖誕節前後大量出現。台灣常見的熊蟬,英文是”giant cicada”,體型真的比其他品種大很多呢!
中文名稱 | 英文名稱 | 特色 |
---|---|---|
熊蟬 | Giant cicada | 體型最大,鳴聲最響亮 |
薄翅蟬 | Chremistica | 翅膀透明,叫聲清脆 |
蟪蛄 | Platypleura | 體型較小,叫聲像”吱吱” |
記得小時候最愛在暑假時抓蟬來玩,那時候還不知道蟬的英文怎麼說。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會用英文說”I caught a cicada!”應該會讓外國朋友很驚訝吧!其實蟬的生命週期超級特別,幼蟲會在地底生活長達17年,這個過程在英文叫做”nymph stage”,等到成熟後才會爬出地面羽化。
說到蟬鳴的聲音,英文中有很多生動的形容方式。最常見的是用”chirping”來形容,但其實不同品種的蟬叫聲也不一樣。有人形容像是”electric buzzing”,也有人覺得像”rattling sound”。下次聽到蟬鳴時,不妨仔細分辨一下,看看你覺得像什麼聲音!
夏天為什麼會有蟬鳴?英文怎麼説這個現象?這個問題每到盛夏總會讓人好奇。其實蟬鳴是雄蟬求偶的特殊方式,牠們腹部有發音器,透過快速震動發出高頻聲響來吸引雌蟬。台灣常見的熊蟬、黑翅蟬等種類,都是夏季最活躍的「自然樂團成員」,而且溫度越高牠們叫得越起勁,這就是為什麼正中午常常聽到整片蟬鳴大合唱的原因啦!
蟬的生命週期超級特別,幼蟲會在地下生活好幾年(有些種類甚至長達17年!),等到成熟後才會鑽出地面羽化。我們聽到蟬鳴的時候,其實已經是牠們「蟬生」的最後階段了。這些小傢伙羽化後只有2-4週的壽命,所以當然要把握時間大聲唱情歌啊!
台灣常見蟬種 | 叫聲特徵 | 活躍月份 |
---|---|---|
熊蟬 | 連續高音「吱──」 | 6-9月 |
黑翅蟬 | 短促「唧唧」聲 | 7-8月 |
薄翅蟬 | 輕柔「嘶──」聲 | 5-7月 |
英文把蟬鳴現象稱為”Cicada Chirping”或”Cicada Singing”,在國外也是夏天的重要聲音標記。北美地區甚至有種「周期蟬」(Periodical Cicadas)會每13或17年大規模出現一次,那場面簡直像自然界的重金屬演唱會!不過台灣的蟬比較貼心,每年都會準時報到,讓我們不用等那麼久就能聽到夏日交響樂。
仔細觀察會發現,不同種類的蟬叫聲其實差很多喔!有的像電鑽聲,有的像鳥叫,還有的會發出類似「燒聲」的沙啞音。這些聲音除了求偶外,也有標示地盤的功用。下次聽到蟬鳴時不妨停下腳步,試試看能不能分辨出幾種不同的「歌手」,這也是夏天專屬的小樂趣呢!
最近夏天到了,窗外又開始響起熟悉的蟬鳴聲,突然想到「蟬鳴的英文單字怎麼唸?發音教學一次搞懂」這個問題。其實蟬鳴的英文是”cicada”,這個單字看起來簡單,但發音可是有幾個小細節要注意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怎麼把這個單字唸得道地,下次跟外國朋友聊到夏天話題時就能派上用場啦。
首先,”cicada”的重音要放在第二音節,唸起來像是「si-KAY-duh」。很多台灣人會習慣把重音放在第一個音節,這樣聽起來就會有點怪怪的。特別注意中間那個”KAY”的音要拉長一點,尾音的”duh”則要輕輕帶過。我整理了一個發音對照表,幫助大家更容易掌握:
音節分解 | 國際音標 | 中文近似發音 |
---|---|---|
ci | /sɪ/ | 「西」的輕聲 |
ca | /ˈkeɪ/ | 「ㄎㄟ」拉長音 |
da | /də/ | 「ㄉㄚ」輕聲 |
實際唸的時候可以想像成「西-ㄎㄟ-ㄉㄚ」三個部分,但要注意英文的連音效果,不要斷得太明顯。建議可以多聽幾遍YouTube上的發音示範,跟著慢慢練習。有些人可能會把最後的”da”唸得太重,其實這個音節應該要像中文的輕聲一樣輕輕帶過就好。
另外有趣的是,不同品種的蟬在英文裡也有不同的說法。像是台灣常見的熊蟬叫做”giant cicada”,而暮蟬則是”evening cicada”。不過不管是哪種蟬,發音方式都是一樣的。記得有次我在國外聽到有人把”cicada”唸成「si-KAH-da」,這其實是比較老式的發音,現在主流還是以”si-KAY-duh”為主。多練習幾次就會發現這個單字其實沒有想像中難唸,重點是要掌握好重音位置和尾音的輕重。
台灣常見的蟬鳴聲,英文該怎麼形容?每到夏天,台灣的樹梢總會響起此起彼落的蟬鳴聲,這種聲音對在地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但要怎麼用英文準確描述這種獨特的自然樂章呢?其實英文中有不少生動的擬聲詞可以用來形容蟬鳴,而且不同品種的蟬叫聲在英文中的表達方式也不太一樣喔!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chirp」這個動詞,用來形容比較短促、清脆的蟬鳴聲,像是台灣小型的草蟬發出的聲音。如果是那種持續不斷的鳴叫,就可以用「drone」或「buzz」,這兩個詞特別適合形容黑翅蟬那種低沉綿長的叫聲。而當一大群蟬同時鳴叫時,老外會說「the cicadas are screeching」,因為集體鳴叫時聲音會變得比較尖銳刺耳。
蟬種 | 叫聲特徵 | 英文擬聲詞 |
---|---|---|
草蟬 | 短促清脆 | chirp, chirping |
黑翅蟬 | 低沉綿長 | drone, buzzing |
熊蟬 | 響亮有節奏 | shrill, screeching |
蟬群合鳴 | 嘈雜刺耳 | cacophony of cicadas |
有趣的是,英文中還有一個專門的詞「stridulation」來形容昆蟲摩擦身體部位發聲的行為,這正是蟬鳴的科學原理。不過在日常對話中,老外更常直接用「the sound of cicadas」或「cicada noise」來泛指蟬鳴聲。下次聽到窗外蟬鳴時,不妨仔細分辨一下,看能不能對照出這些英文擬聲詞喔!
在台灣的夏日午後,那種此起彼落的蟬鳴聲其實可以用「a symphony of cicadas」來形容,帶點詩意的說法。而當蟬鳴聲特別大時,台灣人常說「蟬在吵架」,英文則可以說「the cicadas are having a concert」,是不是很形象呢?不同地區的蟬叫聲也不太一樣,像陽明山的蟬鳴就比市區的來得低沉些,這些細微差異在英文中都能找到對應的詞彙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