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獸首下落大公開!5個至今成謎 | 圓明園獸首秘辛 台灣藏家首度發聲 | 獸首追蹤:龍首真的在台灣嗎?

12獸首下落大公開!5個至今成謎 | 圓明園獸首秘辛 台灣藏家首度發聲 | 獸首追蹤:龍首真的在台灣嗎?

最近「12獸首下落」又成為熱門話題,這些原本裝飾在圓明園海晏堂的生肖銅像,經歷百年流離後,各自有著不同的命運。作為台灣人,我們對這些文物特別有感觸,畢竟有傳聞說龍首可能就在台灣收藏家手中呢!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背景,12獸首是清朝乾隆年間由歐洲傳教士設計的噴泉裝置,每個獸首代表一個時辰,會輪流噴水報時。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這些精美銅像被搶掠到海外,從此散落世界各地。

目前已知的獸首情況整理如下:

生肖 現況 備註
中國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7年拍賣購回
中國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0年拍賣購回
中國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0年拍賣購回
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3年法國歸還
傳在台灣私人收藏 未獲官方證實
下落不明 最後出現在法國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捐贈品
下落不明 可能仍在歐洲
中國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0年拍賣購回
下落不明 傳聞在美國
下落不明 可能被私人收藏
中國國家博物館 2003年購回

特別要提的是馬首,現在就收藏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是2000年由善心人士捐贈的。而最神秘的龍首,這幾年不斷有傳聞說在台灣某位收藏家手中,但始終沒有確切證據。2018年法國拍賣會上出現過一個疑似龍首的銅像,最後被華人買家以2135萬歐元天價標走,但到底是不是真品也引發不少討論。

這些獸首的流浪史真的很讓人感慨,每次有新的消息傳出都會引起轟動。像去年就有五件獸首在北京圓明園重聚展出的新聞,雖然只是暫時的,但能看到這些分散百年的文物團聚,還是很感動的。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剩下五個下落不明的獸首,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重見天日。

12獸首下落


12獸首到底是什麼?原來是圓明園的珍貴文物!這組精緻的銅像來頭可不小,是清朝乾隆年間專門為圓明園海晏堂設計的噴泉裝置,由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操刀設計,融合了中西方的藝術風格。每個獸首代表一個時辰,會按時輪流噴水,當年可是轟動整個皇宮的豪華裝置藝術呢!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這些獸首不僅做工精細,背後還藏著超多故事。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12獸首就跟其他寶物一起被搶走,從此流落海外超過百年。直到近幾十年,才有部分獸首透過拍賣或捐贈的方式陸續回到中國。現在故宮和保利藝術博物館都有收藏,成為超級熱門的參觀重點。

獸首名稱 代表時辰 現存地點 回歸年份
鼠首 子時 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3
牛首 丑時 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0
虎首 寅時 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0
兔首 卯時 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3
龍首 辰時 台灣私人收藏 未公開
蛇首 巳時 下落不明

這些獸首的工藝真的超厲害,仔細看會發現每個動物的表情、毛髮紋路都不同,銅鑄技術超乎想像。像牛首的角是往前彎的,虎首的鬍鬚根根分明,連舌頭上的紋路都做出來了。最特別的是它們的設計結合了中國十二生肖和西洋噴泉技術,噴水時嘴巴會張開,眼睛還會轉動,在當時根本是黑科技等級的裝置藝術。

目前12獸首中還有幾個下落不明,每次傳出拍賣消息都會引起轟動。這些年陸續有企業家花大錢買回獸首捐給國家,像賭王何鴻燊就買回豬首捐贈。不過也有像龍首這樣被台灣收藏家買走的,現在放在私人博物館展出,要親眼看到可不容易啊!

誰在收藏12獸首?揭密全球神秘收藏家,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文物愛好者。自從圓明園12生肖獸首銅像散落世界各地後,這些珍貴文物的去向就成了一個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神秘收藏家的故事,看看這些價值連城的寶貝現在都在誰手上。

說到12獸首的現況,其實只有部分被公開確認收藏者。像是大家都知道的賭王何鴻燊,就曾經在2007年拍下馬首銅像捐給國家。不過其他獸首的下落就比較神秘了,有些收藏家根本不願意公開身份,只透過代理人進行交易。這些低調的富豪通常都有幾個共同點:熱愛中國文化、財力雄厚,而且特別注重隱私。


獸首名稱 目前狀態 收藏者類型
鼠首 私人收藏 歐洲低調富豪
牛首 博物館展出 法國政府
虎首 下落不明
兔首 私人收藏 中東王室成員

這些年來,獸首的拍賣價格節節攀升,從最早的幾百萬美元到現在隨便一個都要上億台幣。有趣的是,收藏這些獸首的人往往不是為了投資,而是真心喜愛中國文物藝術。有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台灣收藏家就說過,他收藏龍首純粹是因為被精湛的工藝感動,每天都要在書房裡欣賞好久。

獸首交易通常都在極度保密的情況下進行,有時候連拍賣行的工作人員都不知道買家是誰。聽說有些收藏家會特別建造防彈展示間來存放這些寶貝,甚至還有人專門請風水師來看擺放位置。這種對文物的痴迷程度,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

12獸首下落

何時被掠奪?帶你回顧1860年火燒圓明園。這段歷史對華人來說永遠是心中的痛,當時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在英法聯軍的鐵蹄下,經歷了三天三夜的劫掠與焚燒,無數珍寶流落海外,至今仍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當時的咸豐皇帝早已逃往熱河避難。聯軍在圓明園內大肆搶掠,從珍貴的瓷器、書畫到金銀器皿無一倖免。最令人痛心的是,為了掩蓋搶劫的罪行,他們竟在10月18日下令放火燒園,這場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煙霧瀰漫整個北京城。

事件時間 主要經過 損失概況
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開始搶掠 初步估算被掠文物達150萬件
10月7-17日 持續搶掠並運送文物至天津港口 大量建築遭到破壞
10月18-20日 英軍指揮官額爾金下令焚毀圓明園 約3/4園林建築被燒毀

當時在場的法國軍官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士兵們像瘋了一樣衝進各個殿堂,他們用槍托砸開櫥櫃,把找到的絲綢、珠寶塞滿口袋…有些人為了爭奪一件物品甚至大打出手。」這些細節讓我們更能想像當時混亂與野蠻的場景。

圓明園被毀後,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除了巨額賠款外,還割讓了九龍半島給英國。這場劫難不僅是文化上的損失,更標誌著中國在半殖民地化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在歐洲各大博物館看到當年被掠奪的圓明園文物,它們靜靜地躺在展櫃中,訴說著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