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到底在哪?一秒搞懂方位 | 台灣最東邊秘境大公開 | 東邊日出西邊雨?方位小知識
東在哪邊?其實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東在哪邊」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藏著不少有趣的冷知識。在台灣,我們常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但你真的知道為什麼東方總是被放在右邊嗎?這其實跟古代航海和地圖繪製的歷史有關,古人觀察太陽升起的方向,慢慢形成了現在的方向概念。
說到方向,台灣本島的極東點其實在宜蘭縣蘇澳鎮的烏石鼻,這裡也是迎接台灣第一道曙光的地方。每到元旦,總會吸引大批遊客來這裡迎接新年第一道陽光。而你知道嗎?台灣最東邊的離島是彭佳嶼,它比本島的極東點還要更往東一些呢!
台灣極點 | 所在地點 | 特色 |
---|---|---|
極東點 | 宜蘭烏石鼻 | 第一道曙光觀測點 |
極西點 | 台南國聖港燈塔 | 沙洲地形變化大 |
極南點 | 屏東鵝鑾鼻 | 知名燈塔景點 |
極北點 | 新北富貴角 | 風稜石特殊地質 |
有趣的是,我們常說的「東北」為什麼不叫「北東」?這跟中文的習慣用語有關,在方位詞的組合上,我們通常會把東西放在南北前面,像是「東南」、「西北」都是這樣的組合方式。這種說法從古代就一直沿用下來,成為約定俗成的用法了。
下次當你問「東在哪邊」的時候,不妨多觀察一下周圍的環境。在城市裡,你可以看路牌的編號方式,通常單號是東西向,雙號是南北向;在野外,傳統的辨位方法是用手錶時針指向太陽,時針和12點方向的角平分線就是南方,反方向就是北方啦!不過現在大家都直接用手機地圖了,這些傳統方法反而變成有趣的冷知識了呢。
東邊到底在哪?台灣人最常搞混的方位問題
每次跟朋友約碰面,總會聽到「我在你東邊的便利商店等你」這種讓人困惑的對話。明明都是台灣人,怎麼對東邊的認知差這麼多?其實這跟我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台灣人習慣用「左右前後」來描述位置,真的要用東西南北時,常常會卡住。更別說有些人的方向感天生就比較弱,連手機地圖開了都還要轉半天才看得懂。
說到方位混淆,最常見的就是這幾種情況:
混淆情況 | 可能原因 | 實際案例 |
---|---|---|
把東邊當成西邊 | 沒注意太陽位置 | 早上說「夕陽在東邊」 |
用建築物當參考 | 每個人認定的地標不同 | 你說廟口是東,我說學校才是東 |
完全憑感覺 | 方向感不好 | 明明往北走卻說「我現在往南」 |
其實要搞清楚東邊在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太陽。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這是國小自然課就教過的。但現代人整天待在室內,很少注意太陽位置,難怪會搞混。另外也可以用手機的指南針功能,雖然有時候會因為周圍磁場影響而失準,但大方向還是可靠的。
有些長輩會教「面向北方,右手邊就是東邊」,這個方法在野外很有用,但在都市裡可能要先找到一個明確的北方參考點。還有人說「台灣的東邊就是海邊」,這在花東地區沒錯,但在西部就完全相反了。所以最好還是養成看地圖的習慣,至少知道主要道路的走向,像是台北的忠孝東路真的是往東走,但很多人走了半天還以為是往西。
為什麼我們總是説『往東走』而不是『往東邊』?這個問題其實跟台灣人日常用語的習慣有關。我們平常講話喜歡簡潔有力,能省就省,所以「往東走」聽起來比「往東邊走」更順口。這種省略「邊」字的用法在中文裡很常見,就像我們會説「往左轉」而不是「往左邊轉」,或是「往上爬」而不是「往上邊爬」,都是同樣的道理。
台灣人在指方向時,通常會用「東、南、西、北」直接搭配動詞,這樣表達起來更直接明瞭。這種用法已經深入我們的日常對話中,變成了一種自然的語言習慣。你可以觀察看看,當我們在給人指路時,説「往前走再往右轉」的頻率,絕對比説「往前邊走再往右邊轉」高很多。
常用説法 | 較少使用的説法 | 使用頻率 |
---|---|---|
往東走 | 往東邊走 | 高 |
往左轉 | 往左邊轉 | 高 |
往上爬 | 往上邊爬 | 中 |
往外跑 | 往外邊跑 | 低 |
這種語言現象也跟台灣人講求效率的個性有關。我們習慣用最簡潔的方式表達意思,能少説一個字就少説一個字。而且「往東走」這樣的説法在語感上更流暢,節奏感更好,唸起來不會卡卡的。這就像我們會説「去台北」而不是「去台北市」,除非特別需要強調「市」這個行政區劃,否則通常都會把不必要的字省略掉。
在台灣的街頭問路時,你會發現大家很自然地就會用「往東走」這樣的説法。這已經成為我們語言中的一種默契,就算沒學過語言學的人,也會憑直覺選擇更簡潔的表達方式。這種語言習慣的形成,其實反映了台灣人務實、直接的溝通風格。
台灣本島最東邊在哪裡?這些秘境你絕對要知道
說到台灣本島最東邊,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台東或花蓮,但其實真正的「極東點」是在新北市的三貂角燈塔!這裡不但是台灣本島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周邊還藏著超多連在地人都不一定知道的私房景點。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東北角必訪的秘境,下次來這裡玩絕對不能錯過~
先來看看三貂角燈塔周邊有哪些好玩的吧!
景點名稱 | 特色 | 最佳造訪時間 |
---|---|---|
馬崗漁村 | 全台最東邊的漁村,石頭屋超好拍 | 平日避開人潮 |
萊萊秘境 | 海蝕平台上看日出絕佳地點 | 清晨5-6點 |
卯澳灣 | 清澈見底的潮間帶,適合親子玩水 | 退潮時段 |
三貂角步道 | 360度無敵海景,燈塔全景一網打盡 | 下午順光拍照時段 |
三貂角燈塔本身就很值得一遊,純白的燈塔搭配藍天大海,隨便拍都是明信片等級的美照。燈塔內部雖然不能進去,但外面的觀景平台視野超棒,天氣好的時候甚至能看到龜山島!旁邊的極東觀景台更是打卡熱點,記得要跟「極東點」地標合影留念。
往南走一點的馬崗漁村超有味道,這裡保留了好多傳統的石頭屋,走在巷弄裡彷彿穿越時空。漁村旁邊的潮間帶生態豐富,退潮時可以看到好多海星、螃蟹,帶小朋友來玩最適合了。當地還有幾間海鮮小攤,現撈的魚貨簡單料理就鮮到不行,推薦試試看九孔和石花凍!
萊萊秘境是內行人才知道的看日出地點,這裡的海蝕平台地形特殊,清晨時分太陽從海平面升起,光線灑在岩石上的畫面超級夢幻。不過要特別注意安全,建議穿防滑鞋並查好潮汐時間。附近的卯澳灣也是玩水的好去處,海水清澈見底,夏天來這裡浮潛或單純泡水都超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