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畫牆這樣弄!簡單5招變身質感家 | 不傷牆的掛畫法 房東也説OK | 小資族必學!低成本打造文青掛畫牆
最近想把家裡那面空蕩蕩的牆改造成掛畫牆,才發現原來掛畫也是一門學問。不是隨便釘幾個釘子就能搞定,從畫框選擇到掛鉤材質,每個細節都會影響整體美感。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最常用的掛畫技巧,讓你不用花大錢請設計師,自己動手就能讓家裡質感升級!
首先要考慮的是牆面材質,台灣常見的牆面大概分這幾種:
牆面類型 | 適合掛鉤 | 注意事項 |
---|---|---|
水泥牆 | 鋼釘、膨脹螺絲 | 最穩固但要小心鑽孔 |
輕隔間 | 無痕掛鉤、3M膠 | 承重有限,建議掛小畫作 |
磁磚牆 | 吸盤式掛鉤 | 要選有防滑設計的款式 |
木板牆 | 無痕掛釘、L型掛鉤 | 注意木板厚度是否足夠 |
我自己最愛用3M無痕掛鉤,特別是租屋族不能隨便鑽孔的時候。前陣子在蝦皮買了一組可承重7.5公斤的款式,掛中型畫框完全沒問題,重點是拆除時不會留下痕跡。不過要記得先用酒精清潔牆面,等完全乾燥再黏貼,這樣才會更牢固。
畫作的排列方式也很有講究,最簡單的就是「對齊中線法」。先把所有畫框的中心點對齊同一條水平線,這樣看起來會很整齊。如果想活潑一點,可以試試「階梯式排列」,從大畫框開始往旁邊延伸,像樓梯一樣高低錯落。記得畫作之間要留5-10公分空隙,太擠會顯得雜亂。
最近還發現一個小技巧:用紙膠帶先在牆上貼出畫框位置。這樣可以反覆調整到滿意為止,不用一直鑽孔又補土。特別是當你要掛多幅畫作時,先在牆面貼出模擬位置,整體比例會抓得更準。我上次就用這個方法排了六幅家庭照,朋友來家裡都說看起來像專業設計師弄的!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掛畫牆怎麼選位置?5個小技巧讓你家更有質感」,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就算不是專業設計師也能輕鬆打造超有fu的居家空間。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最愛用的實用技巧,讓你家的牆面不再單調!
首先要注意的是視線高度,台灣人的平均身高約165cm,最舒服的觀賞高度是畫作中心點離地150-160cm左右。這個高度站著看、坐著看都很剛好,不會讓人脖子痠。如果是沙發後面的掛畫,可以再稍微低個5-10cm,這樣靠在沙發上欣賞剛剛好。記得要避開冷氣出風口或潮濕的地方,台灣天氣濕熱,畫作很容易受潮變形。
再來分享一個超實用的間距公式:畫作之間的距離最好是畫作寬度的1/8到1/6。比如兩幅30cm寬的畫,間距就抓5cm左右最舒服。如果是組合畫或照片牆,建議先用紙板模擬位置,貼在牆上看看感覺再決定。很多台灣設計師都會先用這種方法,避免牆壁被釘成蜂窩。
掛畫位置 | 建議高度 | 注意事項 |
---|---|---|
沙發後方 | 140-150cm | 避開頭部碰撞 |
餐桌上方 | 160-170cm | 離桌面60cm以上 |
走廊牆面 | 150cm | 單幅大畫效果佳 |
臥室床頭 | 130-140cm | 避免太重或尖銳框 |
光線也是超級重要的考量點!台灣住宅常見的黃光和白光會影響畫作呈現的效果。建議在掛畫位置上方裝設軌道燈或畫燈,色溫選3000K的暖白光最能展現畫作細節。如果是採光好的客廳,記得避開陽光直射的位置,不然畫作很容易褪色。很多台灣畫廊都會特別注意這點,畢竟台灣的紫外線真的很強。
最後要提醒的是整體風格搭配,台灣人最愛的北歐風、日式無印風或工業風,適合的畫作風格都不一樣。北歐風可以選簡約線條或大自然主題;工業風適合黑白攝影或金屬框畫;日式風格則可以搭配水墨或植物素描。先確定家裡主要風格再選畫,才不會顯得突兀。現在很多台灣家具行都有提供搭配建議,逛街時可以多問問店員。
新手必看!掛畫牆前一定要知道的3件事,這篇幫你避開所有地雷區!不管是租屋族還是剛買新房,想把牆面佈置得更有質感,掛畫絕對是最快見效的方法。但你知道嗎?隨便釘釘子可能會傷到牆面,甚至讓畫作看起來歪七扭八。今天就來分享幾個連設計師都不一定告訴你的實用技巧,保證讓你第一次掛畫就上手!
第一件事:牆面材質決定固定方式
台灣常見的牆面大概分三種,每種適合的掛畫方式差超多!水泥牆最穩固,用一般釘子或無痕釘都OK;輕隔間牆(像是木板或矽酸鈣板)就要特別小心,建議用「蝴蝶掛鉤」或「自攻螺絲」才不會整片掉下來;如果是租屋不能鑽孔,可以用「魔力扣」或「無痕掛勾」,但要注意重量限制。這邊幫大家整理成表格:
牆面類型 | 推薦固定方式 | 最大承重 | 適用畫框尺寸 |
---|---|---|---|
水泥牆 | 釘子/無痕釘 | 10kg↑ | 不限 |
輕隔間 | 蝴蝶掛鉤/自攻螺絲 | 3-5kg | 60x60cm以內 |
租屋牆 | 魔力扣/無痕掛勾 | 1-2kg | 30x40cm以內 |
第二件事:掛畫高度有黃金比例
很多人掛畫會不自覺貼太高,看起來像在「仰望」畫作。其實最舒服的視線高度是畫作中心點離地約150-160cm(差不多是女生平均視線高度)。如果是沙發後面的畫,底部建議離沙發背15-20cm,才不會有壓迫感。還有一個小秘訣:先用紙膠帶在牆上貼出畫框位置,退後幾步看看比例對不對,滿意再正式掛上去!
第三件事:組合掛法比單幅更有層次
與其糾結要買哪一幅大畫,不如試試「多幅組合」的掛法。2-3幅同色系的小畫錯落排列,或是把家人照片用「九宮格」方式排列都很有味道。重點是要先在地上排好想要的樣子,量好每幅畫之間的間距(建議5-10cm),再用捲尺把對應位置標在牆上。怕歪掉的話可以用「雷射水平儀」輔助,現在五金行買一支兩三百就有,比反覆重釘省事多了!
最近在佈置房間,很多人都在問「掛畫牆用什麼掛鈎好?不傷牆面的5種選擇」。其實台灣潮濕的氣候加上租屋族多,真的需要好好挑選不傷牆面的掛鈎。今天就來分享幾種實測過真的不會留下痕跡的好用掛鈎,讓你佈置房間不用擔心押金被扣!
首先最推的就是「無痕掛鈎」,這種3M出的產品真的超神奇,黏上去超牢但撕下來完全不留痕。我自己掛過2公斤重的畫框半年,拿下來時牆面跟新的一樣。要注意的是黏貼前一定要用酒精棉片清潔牆面,而且要按照說明書等待足夠時間再掛東西,這樣才會最穩固。
另外一種是「吸盤式掛鈎」,特別適合磁磚或玻璃表面。現在新一代的吸盤設計已經改良很多,不像以前用沒幾天就掉下來。建議選擇有真空鎖定功能的款式,像IKEA就有出可以承重3公斤的吸盤掛鈎,用來掛中小型畫作很夠用。
掛鈎類型 | 承重能力 | 適用牆面 | 優點 |
---|---|---|---|
無痕掛鈎 | 2-5kg | 水泥牆、木板 | 完全不留痕跡 |
吸盤式掛鈎 | 1-3kg | 磁磚、玻璃 | 可重複使用 |
藍丁膠 | 0.5-1kg | 任何平滑表面 | 可隨意調整位置 |
磁性掛鈎 | 1-2kg | 金屬表面 | 安裝快速方便 |
伸縮撐桿掛鈎 | 3-10kg | 兩面牆之間 | 不需鑽孔承重力強 |
藍丁膠也是個好選擇,這種像黏土一樣的材質可以隨意塑形,特別適合掛一些小型的輕量畫作或照片。使用時記得要揉捏到變軟再黏上牆面,而且每三個月最好檢查一下黏性。雖然承重不如其他掛鈎,但對於不想留下任何痕跡的人來說真的很方便。
如果是住在鐵皮屋或是工業風裝潢的家,可以試試「磁性掛鈎」。現在有出強力磁鐵款的,直接吸在鐵製牆面或樑柱上就能用。不過要注意磁力會隨時間減弱,建議每隔一段時間檢查一下穩固度,避免畫作突然掉下來嚇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