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必看!住幾樓CP值最高? | 專家揭秘:這幾層樓最搶手 | 住二樓真的方便嗎?過來人説實話
最近在PTT上看到很多人在問「住幾樓最好」這個問題,其實這個真的要看每個人的需求跟生活習慣啦!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這些年看房、住房的經驗談,順便整理一個表格讓大家比較清楚各樓層的優缺點。
先說說低樓層的部分,1-3樓其實蠻適合家裡有長輩或小孩的家庭。優點是出入方便,不用等電梯,萬一遇到停電或電梯維修也不會太困擾。但缺點就是比較潮濕,蚊蟲多,而且隱私性比較差,路人經過都可能看到你家裡面在幹嘛。我之前住過2樓,夏天真的都要一直開除濕機,不然衣服都會有霉味。
中樓層像是4-8樓算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黃金樓層,視野不錯又不會太高。特別是5-7樓這個區間,採光通常很好,也不太會受到路邊噪音影響。我朋友住6樓,他說最大的好處是夏天比較不會那麼熱,因為熱空氣都往上跑了。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大樓的設備層會設在中樓層,買房前最好先問清楚。
樓層範圍 | 優點 | 缺點 |
---|---|---|
1-3樓 | 進出方便、逃生快 | 潮濕、蚊蟲多、隱私差 |
4-8樓 | 採光好、噪音少、溫度適中 | 可能靠近設備層、view普通 |
9樓以上 | 視野佳、空氣好、隱私性高 | 等電梯久、逃生較困難、風大 |
高樓層9樓以上最吸引人的就是view了,尤其是面河景或公園的,晚上看夜景真的很享受。空氣流通也好,比較不會有悶熱的感覺。但住太高也有麻煩的地方,像是等電梯要等比較久,萬一遇到火災逃生會比較困難。我之前住過15樓,颱風天真的超可怕的,窗戶都會咻咻叫,感覺整棟樓在晃。
另外要特別提醒的是,有些人會避開4樓、8樓這些數字,覺得不吉利。但其實現在新建案很多都把4樓改成3A,8樓改成7A,價格還會比較便宜。我表姊就專挑這種樓層買,省下來的錢剛好可以裝潢,她說住起來根本沒差,心理作用而已啦!
為什麼台灣人最愛住8樓?原來跟風水有關係!相信很多人看房時都發現8樓特別搶手,價格還比其他樓層高一些。其實這不只是因為「8」諧音「發」這麼簡單,背後還藏著台灣人對風水的講究和居住習慣的小秘密。
從風水角度來看,8樓剛好是「聚財層」的代表。傳統觀念認為,1-5樓接近地面容易「接地氣」,但濕氣重且噪音多;而太高樓層雖然視野好,卻可能「風煞」太強。8樓正好處於中間位置,既能避開低樓層的潮濕問題,又不會被高樓強風影響,被認為是「藏風聚氣」的黃金樓層。而且台灣人普遍覺得「8」這個數字能帶來好運,買房時自然優先考慮。
除了風水因素,8樓在實際居住體驗上也有優勢。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台灣電梯大樓的8樓通常有以下特點:
優點 | 說明 |
---|---|
價格適中 | 比頂樓便宜,又比低樓層保值 |
視野開闊 | 通常高過周邊建築,採光通風佳 |
逃生便利 | 消防雲梯車救援高度約到8-9樓 |
噪音較少 | 避開路邊店面與中低樓層人車喧囂 |
有趣的是,這種偏好還影響到房價。同樣戶型的房子,8樓可能比7樓貴3-5%,但比9樓便宜2-3%,形成特殊的「樓層溢價」現象。有些建商甚至會把8樓的坪數稍微加大,或是規劃成景觀戶來吸引買家。不過要提醒的是,每個人的命理不同,風水還是要配合生辰八字來看,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住8樓喔!
買房新手必看!住幾樓CP值最高?專家這樣説。第一次買房的朋友們最常糾結的就是樓層選擇,到底要住高一點視野好,還是低樓層方便又省錢?今天就來分享台灣房產專家們的實用建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黃金樓層!
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台灣購屋族最愛的樓層集中在7-12樓這個區間,原因很簡單:這個高度剛好避開低樓層的噪音和隱私問題,又不會像超高樓層要負擔昂貴的管理費和等電梯時間。特別是8-10樓最搶手,價格通常比15樓以上便宜15-20%,但採光和通風條件已經很不錯,難怪被稱為「CP值之王」。
不過樓層選擇還是要看個人需求,這邊整理一個簡單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樓層區間 | 優點 | 缺點 | 適合族群 |
---|---|---|---|
1-3樓 | 進出方便、價格低 | 潮濕、隱私差、噪音多 | 長輩、預算有限者 |
4-6樓 | 性價比平衡、逃生容易 | 視野有限、可能看到隔壁棟 | 小家庭、首購族 |
7-12樓 | 採光通風佳、價格合理 | 電梯稍等、景觀普通 | 上班族、投資客 |
13樓以上 | 視野開闊、隱私好 | 管理費高、逃生疑慮 | 重視景觀、高收入族 |
專家特別提醒,台灣人普遍忌諱4樓和18樓(諧音問題),這兩個樓層通常會便宜5-10%,如果不介意其實很划算。另外現在新建案都有做防震和消防設備,高樓層安全性比以前好很多,重點是要確認建商品質和管委會運作狀況。
最近房市熱門的「中樓層」概念就是指7-15樓這個區間,尤其雙北地區因為大樓密集,10樓左右剛好可以越過對面建築的頂層,採光會明顯改善。如果是預售屋,建議選樓層時要實際看看周邊建物高度,避免買了高樓層卻被隔壁大樓擋住視野。
家有長輩該選幾樓?過來人分享實用經驗談
最近幫爸媽看房子,才發現選樓層真的是門學問!老人家住太高怕電梯故障爬不動,住太低又擔心潮濕噪音。我自己陪長輩住了十幾年,也問了不少鄰居經驗,整理出這些實用建議給大家參考。
首先要注意的是電梯問題,雖然現在大樓都有電梯,但老舊社區可能只有一台,維修時就很麻煩。我們家之前住12樓,有次電梯保養整天,我爸差點下不了樓買藥。後來搬到5樓,就算走樓梯也還算輕鬆。另外採光通風也很重要,低樓層容易被隔壁棟擋住陽光,建議至少選4樓以上比較不會潮濕。
這邊整理幾個常見樓層的優缺點給大家比較:
樓層 | 優點 | 缺點 |
---|---|---|
1-3樓 | 進出方便、房價較低 | 潮濕、噪音大、隱私差 |
4-7樓 | 採光好、電梯故障可走 | 景觀可能被擋住 |
8樓以上 | 視野開闊、安靜 | 電梯依賴度高、房價貴 |
再來要考慮緊急狀況,像我們社區去年火警演練,消防雲梯最高只到7樓。還有朋友住10樓,颱風天停電時提水上樓超崩潰!所以如果長輩行動不便,建議不要超過8樓比較安全。另外也要注意公設比,高樓層管理費通常比較貴,這些都是隱形成本。
最後提醒看屋時要實際測試噪音狀況,我們之前看中一間3樓面中庭的房子,白天很安靜,結果晚上才發現樓下是垃圾集中處,清運車聲音超大。還有朋友買了高樓層才發現風切聲很明顯,老人家睡不好。這些細節真的要住過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