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最愛去的5個其他國家景點 | 搬家到其他縣市要注意的3件事 | 其他縣市才吃得到的特色小吃
每次跟朋友聊到旅行,總會有人說「其他地方」都去膩了,但台灣明明就還有很多隱藏版景點啊!像是前陣子我去宜蘭礁溪,除了泡溫泉,還發現超多好玩的地方,根本玩不完。這讓我想到,其實我們常常忽略身邊的美好,總覺得要出國才算旅行,但光是台灣本島就夠你探索好幾年了。
說到探索新去處,我整理了一些比較冷門但超值得去的景點:
地區 | 推薦景點 | 特色 | 適合族群 |
---|---|---|---|
宜蘭礁溪 | 猴洞坑瀑布 | 15分鐘就能到的秘境瀑布 | 親子、情侶 |
南投埔里 | 桃米生態村 | 晚上看螢火蟲超浪漫 | 家庭、攝影愛好者 |
台東長濱 | 金剛大道 | 無敵海景+療癒稻田 | 單車族、網美 |
最近我發現很多人開始用轉寄的方式買東西,像是京東國補商品轉寄到台灣,或是把淘寶貨寄到外省再轉運回來。這種玩法真的省超多,我朋友就靠這招買到半價的掃地機器人。不過要提醒大家,轉寄雖然划算,但要注意物流時間和關稅問題,有時候等貨等到天荒地老,急用的東西就不適合這樣買。
上週末我試著把手機IP改成其他地區,想說看看不同地方的影音內容,結果發現日本Netflix的動畫片單真的豐富很多。雖然現在很多平台都會鎖區,但偶爾換個IP就像出國一樣,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不過要小心別用來做違法的事啊,單純看看影片是沒問題的。
說到IP位置,前幾天我媽突然問我怎麼把微信定位在外省,原來是她想參加一個限地區的抽獎活動。教她用VPN改定位後,她開心得像小孩一樣,一直說「原來科技這麼方便」。這些小技巧真的能讓生活多很多樂趣,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
台灣人最愛去的其他地方旅遊景點TOP5,你去過幾個?每次看到朋友出國玩的照片,是不是也讓你心癢癢想訂機票了呢?根據最新統計,台灣人出國旅遊的熱門目的地其實蠻固定的,尤其是這幾個地方幾乎年年上榜,而且每個景點都有它獨特的魅力,不管是美食、購物還是自然景觀都讓人去了還想再去。
先來看看這份熱門景點清單,裡面應該有不少你去過或聽過的地方:
排名 | 景點名稱 | 所在國家/地區 | 特色亮點 |
---|---|---|---|
1 | 東京迪士尼 | 日本 | 夢幻城堡、限定商品 |
2 | 首爾明洞 | 韓國 | 美妝掃貨、街頭小吃 |
3 | 香港維多利亞港 | 香港 | 夜景燈光秀、天星小輪 |
4 | 曼谷恰圖恰市集 | 泰國 | 便宜好買、泰式按摩 |
5 | 大阪環球影城 | 日本 | 超級任天堂世界、哈利波特 |
東京迪士尼絕對是台灣家庭旅遊的首選,從小朋友到大人都能玩得很開心,而且季節限定的主題活動每次都讓人驚艷。首爾明洞就不用說了,光是那些台灣買不到的韓系美妝就讓女孩們失心瘋,更不用說路邊的辣炒年糕和魚板串,想到就流口水。
香港雖然很近,但維多利亞港的夜景真的百看不膩,特別是搭上天星小輪吹著海風,感覺特別浪漫。曼谷恰圖恰市集根本是購物天堂,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逛到腿軟還買不完,而且價錢便宜到讓人懷疑人生。大阪環球影城這幾年因為超級任天堂世界又更紅了,那個瑪利歐賽車的設施排再久都值得,完全重現遊戲中的場景超厲害的。
最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討論「為什麼年輕人現在更愛去其他地方工作?3大關鍵原因分析」,其實這個現象真的越來越普遍啦!以前大家可能覺得在台灣工作就夠了,但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去國外或中國大陸發展,甚至連東南亞都變成熱門選項。說真的,這背後的原因蠻值得探討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響年輕人的選擇吧!
首先最現實的就是「薪水差距」啦!台灣的薪資水平這幾年真的漲很慢,特別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起薪常常讓人很無奈。反觀像是新加坡、中國大陸一線城市,同樣的工作內容薪水可能是台灣的1.5-2倍,更不用說歐美國家了。而且很多地方的物價雖然高,但扣掉生活開銷後能存的錢還是比台灣多很多,這對想要快速累積財富的年輕人來說吸引力超大。
再來就是「職場環境」的差異,台灣很多公司還是很傳統,加班文化、年資至上這些問題一直存在。但現在年輕人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國外很多地方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好。像是歐洲國家普遍工時短、假期多,中國大陸雖然也加班,但機會多、升遷快,對有野心的年輕人來說反而更有發展空間。
最後一個關鍵是「國際視野」的培養,現在全球化這麼明顯,年輕人越來越意識到不能只待在舒適圈。去其他地方工作不只是賺錢,更重要的是累積跨國經驗、拓展人脈,這些對未來的職涯發展都超有幫助。而且很多公司也越來越看重有國際經驗的人才,這讓年輕人更願意出去闖一闖。
關鍵原因 | 台灣現況 | 其他地區優勢 |
---|---|---|
薪資水平 | 成長緩慢,起薪低 | 薪資可能是台灣1.5-2倍 |
職場環境 | 加班文化普遍,較傳統 | 工時彈性,重視工作生活平衡 |
發展機會 | 市場飽和,升遷慢 | 機會多元,國際視野開闊 |
其實除了這三個主要原因,還有很多細節會影響年輕人的選擇。像是語言能力、專業領域的發展性、甚至氣候環境都會被考慮進去。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整體來說這股往外發展的趨勢確實越來越明顯,也反映出台灣就業環境的一些問題需要被重視。
如何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規劃去其他地方深度旅遊?
最近物價上漲,但想出去玩的心還是停不下來啊!如何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規劃去其他地方深度旅遊?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不用花大錢也能玩得很盡興。首先最重要的是避開旺季,像暑假、連假這種時候機票住宿都貴到嚇死人,選個平日的週間出發,價格直接砍半不是問題。
住宿方面可以考慮青年旅舍或民宿,現在很多青旅的品質都不錯,一個床位幾百塊就能搞定。如果想更省,還可以找找看有沒有打工換宿的機會,用幾個小時的勞動換免費住宿,順便體驗當地生活。吃飯的話就學當地人吃路邊攤或市場小吃,不僅便宜還更道地,一餐100元內就能解決。
省錢項目 | 具體做法 | 預估省下金額 |
---|---|---|
交通 | 搭夜車省住宿費、買早鳥票 | NT$1,500↑ |
住宿 | 住青旅混住床位、打工換宿 | NT$3,000↑ |
飲食 | 吃市場小吃、自備乾糧 | NT$2,000↑ |
景點門票 | 找免費景點、學生證優惠 | NT$1,000↑ |
行程安排要靈活一點,與其趕場跑景點,不如挑幾個真正想去的地方慢慢玩。像是去台南就可以專注在吃遍巷弄美食、跟老闆聊天,比走馬看花更有意思。交通方面善用大眾運輸工具,有些城市買一日券超划算,或是租台腳踏車慢慢騎,省錢又環保。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免費導覽活動,出發前記得先上網查查,跟著在地人走會發現很多旅遊書上沒有的秘密景點。
記得帶水壺和輕便雨衣這些小東西,臨時要買都很貴。信用卡的優惠活動也要多比較,有些卡買機票送保險或住宿折扣,加減省一些。最重要的是保持開放的心態,有時候迷路反而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驚喜,這種旅行中的小插曲才是最珍貴的回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