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龜背芋照顧全攻略 | 新手必學龜背芋養護 | 龜背芋葉子變黃怎麼辦
最近在Instagram上超多人分享一種超療癒的室內植物——大龜背芋,它那獨特的裂葉造型簡直就是居家佈置的網美擔當!這種來自熱帶雨林的植物,不僅好照顧,還能讓整個空間瞬間充滿度假氛圍,難怪成為植物殺手們的新寵兒。
大龜背芋其實有個很專業的名字叫「龜背竹」,但台灣人都愛叫它「龜背芋」或「洞洞芋」,因為它的葉子會隨著成長裂開,形成超有特色的龜甲紋路。這種植物在潮濕環境下長得特別好,所以很適合台灣的氣候。記得我第一次在朋友家看到時,還以為是假的塑膠植物,因為葉片實在太完美了!
照顧重點 | 詳細說明 |
---|---|
光照需求 | 喜歡明亮散射光,避免陽光直射,否則葉子會曬傷 |
澆水頻率 | 夏天每週2-3次,冬天減少到1週1次,土表乾了再澆 |
濕度要求 | 最好維持60%以上,可以經常噴水或放水盤增加濕度 |
施肥建議 | 生長季(春夏季)每月施一次稀釋的液態肥,冬天停止施肥 |
很多人會把大龜背芋放在客廳或臥室的角落,但其實它最適合的位置是靠近窗邊的明亮處。我家的那盆就放在落地窗旁,每天早上陽光灑在葉片上的光影超級美,隨便拍都能上傳Instagram炫耀!不過要提醒大家,如果家裡有寵物或小朋友要特別注意,因為它的汁液有些微毒性,碰到可能會皮膚癢。
最近在Google Play和App Store上都能找到很多專門記錄植物生長的APP,我習慣用它們來提醒澆水時間。看著手機裡的照片對比,從剛買回來的小苗到現在快跟我一樣高的巨無霸,真的超有成就感!這種植物最神奇的是,每片新葉子裂開的形狀都不一樣,就像在玩驚喜包一樣,永遠猜不到下次會長出什麼樣的葉片。
最近好多台灣人家裡都擺了一盆超有熱帶風情的大葉植物,你知道「大龜背芋是什麼?台灣人最愛的室內植物介紹」嗎?這種來自熱帶雨林的觀葉植物,因為葉片長得像龜殼的紋路,台灣人都叫它龜背芋或龜背竹,特別是新品種「大龜背芋」葉子可以長到比臉還大,放在客廳整個空間質感直接升級!
大龜背芋最讓人驚豔的就是它超療癒的開背過程,新長出來的葉子一開始是完整的心形,慢慢會裂開成超有設計感的鏤空紋路。而且它超級好養,就算你是植物殺手也不用怕,只要記住「寧乾勿濕」的澆水原則,放在散射光的地方就能活得很滋潤。很多台北的咖啡廳跟文青小店都愛用它來佈置,隨便擺都像網美打卡點。
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照顧大龜背芋的小技巧:
重點照顧項目 | 詳細說明 |
---|---|
光照需求 | 喜歡明亮散射光,夏天要避開直射陽光 |
澆水頻率 | 表土乾了再澆,約5-7天一次,冬天可延長 |
適合溫度 | 18-28度最理想,台灣氣候剛好適合 |
清潔葉片 | 定期用濕布擦拭葉面,幫助光合作用 |
在台灣要買大龜背芋真的很方便,建國花市、假日市集甚至有些花店都找得到,價格從幾百塊到上千的都有,主要看植株大小。最近還流行一種「水耕龜背芋」,直接插在玻璃瓶裡養,看起來更簡約時尚。不過要提醒大家,龜背芋的汁液有點刺激性,修剪的時候最好戴手套,家裡有毛小孩的話也要注意別讓牠們亂咬喔!
最近逛花市或居家佈置社團,一定會被大龜背芋洗版!為什麼大龜背芋在台灣這麼紅?5個必買理由其實很簡單,這種熱帶植物根本是為台灣氣質量身打造的,不僅好養到讓植物殺手都能重拾信心,那片片像龜殼裂紋的大葉子隨便擺都超有質感,難怪成為網美家居照的常客。
首先最吸引人的就是它超強的適應力,台灣潮濕悶熱的夏天對它來說根本小菜一碟。我家的那盆放在陽台半日照處,偶爾忘記澆水也沒在怕,新葉照樣一片接一片冒出來,比起其他嬌貴的觀葉植物實在太佛心了。而且你知道嗎?它的空氣淨化能力在NASA研究裡可是名列前茅,尤其對甲醛的吸收效果特別好,剛裝修完的房子放幾盆準沒錯。
必買理由 | 實際好處 |
---|---|
低維護成本 | 兩週澆一次水就能活,適合忙碌的上班族 |
空間改造神器 | 單盆就能撐起整個角落的氣場,IG打卡必備 |
繁殖超簡單 | 剪段莖插水裡就能生根,分享給朋友超有成就感 |
四季常綠 | 冬天不太會掉葉,比起琴葉榕更適合台灣氣候 |
價格親民 | 小苗200元有找,比動輒上千元的進口植物划算多了 |
再來要說說它驚人的生長速度,我去年買的30公分小苗,現在已經長到快跟我一樣高了!每次冒出那種還沒展開的新葉都超療癒,看著它慢慢撐開變成巨大的愛心形狀,這種成就感真的會上癮。很多咖啡廳老闆也愛用大龜背芋當裝飾,因為它隨便配個水泥盆或藤編籃就很有文青感,根本不用花大錢請設計師。
最棒的是這植物超級會生,等母株長大後,莖部會冒出好多氣生根。這時候只要準備乾淨的剪刀,把帶有氣根的段落切下來,插在水裡不用一週就會長出新根。我已經用這種方法分出五盆送人了,朋友收到都超開心,比送什麼禮物都實在。現在連菜市場阿嬤都在賣,可見它受歡迎的程度啊!
新手如何照顧大龜背芋?簡單3步驟教學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大龜背芋要怎麼照顧,這種熱帶植物看起來超有質感,但其實比想像中好養很多!今天就來分享超簡單的照顧秘訣,就算你是植物殺手也能輕鬆上手。大龜背芋最適合台灣的氣候了,只要掌握幾個重點,保證你的龜背芋長得又大又漂亮。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澆水啦!很多新手都會犯的錯誤就是澆太多水,其實大龜背芋喜歡土壤保持微濕就好。我自己的經驗是夏天大約3-5天澆一次,冬天可以拉長到7-10天。記得用手指戳進土裡約2-3公分,如果感覺乾乾的再澆水。澆水的時候要慢慢澆,直到水從盆底流出來為止,這樣才能確保整個根都有喝到水喔!
再來是光照的部分,大龜背芋雖然喜歡陽光,但台灣的夏天太陽真的太毒了,直接曬會把葉子曬傷。最理想的位置是靠窗邊有散射光的地方,或是陽台有遮蔭的角落。如果你發現葉子開始變黃或是有焦斑,可能就是光線太強要趕快換位置。相反地,如果新長出來的葉子越來越小,那就是光線不足囉!
最後是施肥和換盆的時機,這個很多人會忽略。大龜背芋長得很快,建議每年春天換一次盆,選比原來大1-2號的盆子就好。肥料的話我用的是觀葉植物專用的液肥,每個月施一次就很夠了。記得冬天生長比較慢的時候可以暫停施肥,讓植物好好休息。
照顧重點 | 具體做法 | 注意事項 |
---|---|---|
澆水 | 夏天3-5天一次,冬天7-10天一次 | 澆到水從盆底流出,避免積水 |
光照 | 明亮的散射光最佳 | 避免正午強光直射 |
施肥 | 每月一次觀葉植物液肥 | 冬季可暫停施肥 |
換盆 | 每年春季換大1-2號盆 | 使用排水良好的土壤 |
環境濕度也是影響大龜背芋長得好不好的關鍵,台灣夏天濕度通常很夠,但冬天開暖氣或是冷氣的時候空氣會比較乾。這時候可以每天用噴霧瓶幫葉子噴點水,或是放一盆水在旁邊增加濕度。如果預算夠的話,買個小型的加濕器放在旁邊效果更好,你會發現葉子長得更大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