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高度這樣設計最安全 | 你家樓梯高度符合標準嗎 | 樓梯高度多少才不會跌倒
一般樓梯高度你知多少?居家裝修必看小知識
大家裝修房子或爬樓梯時有冇注意過,一般樓梯高度其實都有標準規格㗎!台灣常見嘅住宅樓梯,每級高度通常會落在15-18公分左右,呢個範圍係經過人體工學計算,行起嚟最舒服唔會太吃力。特別係屋企有老人家或小朋友,樓梯高度設計就更加重要啦。
講到樓梯設計,除咗高度之外,踏面深度都好關鍵。標準嚟講,踏面深度最好有25-30公分,咁樣腳板先有足夠空間擺放。我見過好多舊式公寓為咗節省空間,將踏面做得好窄,行起嚟真係好容易仆親,特別係落樓梯時更加危險。所以如果屋企要重新整樓梯,真係要同師傅好好溝通呢啲細節。
樓梯類型 | 建議階高範圍 (公分) | 踏面深度 (公分) |
---|---|---|
住宅用樓梯 | 15-18 | 25-30 |
公共建築樓梯 | 14-17 | 28-32 |
地下室逃生梯 | 16-20 | 22-28 |
戶外景觀樓梯 | 12-15 | 30-35 |
其實樓梯高度唔單止影響行得舒唔舒服,仲關乎安全問題。根據台灣建築技術規則,樓梯每級高度必須一致,高低差唔可以超過0.5公分。我朋友之前裝修就遇過師傅做得唔仔細,有幾級特別高,結果佢阿媽夜晚落樓梯時差啲拗柴。後來請師傅重新整過,先至解決呢個問題。所以話,樓梯真係唔可以求其做啊!
而家好多新式大樓為咗配合無障礙空間,會將樓梯高度降低到14-15公分左右。雖然行起嚟要行多幾級,但對行動不便嘅人嚟講真係友善好多。我阿婆住嘅老人住宅就係用呢種設計,佢話而家落樓梯去花園散步都冇以前咁驚。不過要注意嘅係,樓梯高度改低咗,樓梯總長度就會增加,所以要預留足夠空間先得。
1. 一般樓梯高度標準是多少?台灣法規這樣規定
大家有冇發現,每次行樓梯嘅時候,如果梯級高度唔一致,真係好容易絆倒?其實台灣嘅建築法規對於樓梯高度有明確規定,等我一五一十話你知!根據《建築技術規則》第34條,一般建築物嘅樓梯級高(垂直高度)同級深(水平深度)都有標準範圍,唔單止關係到安全性,仲會影響行得舒唔舒服。
先講最關鍵嘅樓梯級高,法規規定一般要喺16至18公分之間。呢個高度係經過專業計算,符合大多數人嘅步幅,行起嚟唔會太吃力。如果級高超過20公分,老人家同小朋友行起嚟就會好辛苦;相反,低過15公分又會令樓梯總長度變得太長,浪費空間。至於級深部分,最少要有26公分,先夠位放成隻腳掌。
以下整理咗台灣常見建築類型嘅樓梯標準,大家可以參考吓:
建築類型 | 級高範圍(公分) | 級深最低要求(公分) | 備註 |
---|---|---|---|
一般住宅 | 16-18 | 26 | 最常見標準 |
公共建築 | 15-17 | 28 | 考量人流量大 |
無障礙坡道 | 不得超過10 | 30 | 需配合輪椅使用 |
緊急逃生梯 | 不得超過20 | 24 | 特殊情況可放寬 |
特別要提醒大家,如果係自己屋企裝修整樓梯,千祈唔好為咗慳位就隨便改高度。我見過有啲案例,師傅將級高做到20公分以上,結果住戶日日行到氣喘,尤其係老人家根本唔敢落樓。另外,級深都好重要,如果太淺(例如得22公分),腳跟會懸空,長期咁行好傷膝蓋。最好嘅做法係搵專業建築師計過晒人體工學,先至開工整樓梯。
講到商業空間同公共場所,法規要求會更加嚴格。例如百貨公司嘅電扶梯旁邊一定要有符合標準嘅樓梯,而且級高必須一致,誤差唔可以超過0.5公分。呢啲細節位雖然平時唔起眼,但真係發生意外時就會知道重要性。有啲老舊建築物可能未符合最新標準,建議大家行呢啲樓梯時要特別小心,尤其係著高跟鞋或者拎住重物嘅時候。
2. 為什麼樓梯高度不能隨便設計?安全考量大公開!其實樓梯設計藏著超多學問,一不小心就可能變成「跌倒陷阱」。台灣很多老舊公寓的樓梯又陡又窄,走起來超沒安全感對吧?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為什麼樓梯的每一階高度、深度都要精準計算,這些規格可不是隨便訂的喔!
首先要注意的是「踏面」和「級高」的黃金比例。踏面就是我們腳踩的平面部分,級高則是每一階的高度。根據台灣建築技術規則,這兩個數值必須符合人體工學:
項目 | 標準範圍 | 理想值 |
---|---|---|
級高 | 16-18公分 | 17公分 |
踏面深度 | 26-30公分 | 28公分 |
為什麼這個比例這麼重要?想像一下,如果級高超過20公分,爬樓梯時膝蓋要抬超高,老人家或小朋友很容易累;要是踏面太淺,腳掌踩不滿容易往後滑。之前台北就有社區因為樓梯級高做到22公分,住戶集體抗議要改建呢!
再來是「連續階數」的問題。台灣法規規定,連續樓梯最多不能超過18階就要設平台休息區。這可不是隨便規定的喔!實測發現一般人爬超過15階就會開始喘,平台除了讓大家喘口氣,萬一跌倒時也能緩衝。有些建商為了省空間偷吃步,把樓梯做得像登山步道,這種設計真的母湯啦!
最後要提醒的是「防滑設計」。台灣氣候潮濕,磁磚樓梯下雨天根本像溜滑梯。現在新建案都會在踏面邊緣加防滑條,或是選用磨石子材質。如果是自家樓梯改造,建議可以貼防滑貼片或改用粗糙面石材,這些小細節都能大大降低跌倒風險喔!
3. 如何測量家裡的樓梯高度?簡單三步驟教學
最近家裡要換新樓梯扶手,才發現原來測量樓梯高度也是有學問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超實用的測量方法,不用請師傅來,自己在家就能輕鬆搞定。記得準備捲尺、鉛筆和紙筆記錄,跟著下面三個步驟做就對啦~
測量步驟說明
步驟 | 工具準備 | 注意事項 |
---|---|---|
1. 測量單階高度 | 捲尺、紙筆 | 從踏面垂直量到下一階踏面 |
2. 計算總階數 | 無需工具 | 記得數清楚不要漏掉轉角平台 |
3. 推算總高度 | 計算機 | 要包含最上層到樓板的高度 |
首先從最下面一階開始,用捲尺垂直測量「踏面到下一階踏面」的距離。這邊要特別注意不是量斜面的長度喔!建議多量幾階取平均值,因為有時候每階高度會有些微差異。量好後記得把數字記下來,通常台灣住宅的單階高度在16-18公分左右最舒適。
接著就是耐心地數階梯數量啦!從一樓開始往上走,邊走邊數,遇到轉角平台也要算進去。如果是螺旋梯或特殊造型的樓梯,建議在不同段落做記號分段計算。我上次就因為沒注意平台,結果少算兩階差點買錯材料呢!
最後把單階高度乘以總階數,再加上最上層到天花板的高度(通常約15-20公分),就是完整的樓梯總高度囉!這個數字很重要,不管是買現成扶手還是訂做傢俱都會用到。記得量完後要再複核一次,畢竟樓梯這種東西裝上去要改就很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