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人不知道這個省電小技巧 | 電腦卡在95%充不進去?試試這招 | 95磚和一般磚差在哪?裝潢必看
最近好多人在討論「95屬」這個話題,特別是在3C產品和建築材料這兩個領域特別常見。講到95屬,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筆電電池卡在95%充不滿的問題,但其實這個數字在很多地方都會出現,而且代表的意義都不太一樣呢!
先來聊聊大家最常遇到的筆電電池狀況。很多人的新筆電都會卡在95%電量就顯示「已連接電源,未充電」,這其實是廠商的保護機制啦。鋰電池如果長期保持在100%滿電狀態,反而會影響壽命,所以系統會自動控制在95%左右。不過這個設定通常是可以調整的,像華碩的MyASUS或聯想的Vantage軟體裡都能找到相關選項。
品牌 | 電源管理軟體 | 調整位置 |
---|---|---|
ASUS | MyASUS | 電池健康充電 |
Lenovo | Vantage | 電池設定 |
HP | HP Command Center | 電源管理 |
Dell | Power Manager | 電池設定 |
再來看看建築材料中的95屬,這個就完全不一樣囉!在台灣工地常聽到的「95磚」指的是厚度95mm的紅磚,比標準磚(53mm)厚了近一倍。這種磚塊通常用在需要特別加強的結構部位,像是地下室牆面或承重牆。老師傅們都知道,95磚雖然施工比較費工,但穩固性真的沒話說,抗震效果也比薄磚好很多。
說到溫度,95度這個數字對電腦玩家來說也是個敏感數字。很多人在玩遊戲時都會緊張兮兮地盯著CPU溫度,看到跳到95度就擔心會不會燒壞。其實現在的CPU都有過熱保護機制,像Intel的處理器在達到100度左右才會自動降頻或關機。不過長期維持在95度以上確實會影響零件壽命,建議還是要檢查散熱系統,看看是不是散熱膏該換了,或是風扇積太多灰塵。
95年出生的你現在幾歲?原來我們都這個歲數了
「95年出生的你現在幾歲?原來我們都這個歲數了」這句話最近在社群上瘋狂轉發,仔細一算才驚覺我們這些1995年出生的人,轉眼間都已經30歲了。記得小時候總覺得30歲是很遙遠的事情,沒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現在連國小同學都有人當爸媽了,真的讓人感嘆歲月不饒人啊。
說到這個年紀,身邊的朋友們生活狀態也開始出現明顯的分水嶺。有人已經結婚生子,每天忙著接送小孩上下學;有人還在為事業打拼,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飯;也有人選擇繼續進修,或是來個gap year重新思考人生方向。這個階段真的很有趣,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面對「三十而立」的課題。
生活狀態 | 比例 | 常見煩惱 |
---|---|---|
已婚有小孩 | 約35% | 房貸壓力、育兒開銷 |
單身拚事業 | 約45% | 職場競爭、升遷壓力 |
進修或轉職 | 約20% | 學費負擔、未來不確定性 |
最近跟老朋友聚會,話題也從以前的追星、打遊戲,變成討論買房、投資理財這些「大人話題」。雖然有時候會懷念學生時代的單純,但不得不說30歲也有它的美好,像是經濟獨立後的自由,或是累積了足夠的人生閱歷,能夠更從容地面對各種挑戰。現在回頭看20歲的自己,真的會覺得當時的煩惱都好可愛啊。
這個年紀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身體開始發出警訊了。以前熬夜趕報告第二天還能生龍活虎,現在只要超過12點睡覺,隔天就會頭痛一整天。健身房的會員卡不再只是裝飾品,而是真的需要定期報到,不然腰酸背痛馬上找上門。連吃個麻辣鍋都要考慮腸胃受不受得了,這些都是20歲時完全無法想像的煩惱呢。
95無鉛汽油到底該加哪種?老司機教你這樣選
最近油價波動大,好多開車族都在問「95無鉛汽油到底該加哪種?」其實選汽油沒那麼複雜,關鍵是要看你的車子適合什麼。我自己開車十幾年,從國產小車到進口車都開過,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用經驗給大家參考。
首先一定要翻開你的車主手冊,原廠建議加什麼油就加什麼,這是最保險的做法。像有些歐系車明明寫建議加98,你硬要加95長期下來真的會傷引擎。但如果是國產車,通常加95就夠用了,加98反而浪費錢。我整理了一個簡單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車型類別 | 建議汽油種類 | 注意事項 |
---|---|---|
國產小客車 | 95無鉛 | 經濟實惠,完全夠用 |
歐系進口車 | 98無鉛 | 部分車型要求高辛烷值 |
老車(10年以上) | 95無鉛 | 加98可能導致燃燒不完全 |
渦輪增壓車款 | 98無鉛 | 避免爆震,保護引擎 |
另外有個迷思要破解,不是加越貴的油就越有力。我朋友開Toyota Altis硬要加98,結果根本沒差還多花錢。重點是辛烷值要符合引擎設計,像有些車壓縮比沒那麼高,加95反而比98更順。還有啊,如果車子老了開始會抖,可以試著換回95,有時候太高級的油老引擎反而吃不消。
加油站品牌其實也有差,我習慣固定加中油直營站的油,品質比較穩定。之前加過民營站的95,開起來就是沒力,後來才知道他們添加劑比例不太一樣。不過這見仁見智啦,有些人覺得沒差,但我自己是能明顯感受出來。還有一點很重要,別等到油燈亮才加油,這樣對汽油泵很傷,最好剩1/4就去加,這是我修車廠朋友告訴我的小秘訣。
最近疫情又開始升溫,家裡囤的95%酒精到底要怎麼稀釋成75%?防疫必學小技巧這邊一次告訴你!其實這個比例換算超簡單,只要掌握「酒精:水=3:1」這個黃金比例就搞定。不過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水一定要用「蒸餾水」或「煮沸過放涼的開水」,千萬不要直接用自來水,不然可能會影響殺菌效果喔!
先來看看最常見的稀釋比例對照表:
原酒精濃度 | 目標濃度 | 酒精用量 | 水量 | 總量 |
---|---|---|---|---|
95% | 75% | 100ml | 26ml | 126ml |
95% | 75% | 200ml | 53ml | 253ml |
95% | 75% | 500ml | 133ml | 633ml |
實際操作時有個小撇步,建議先把酒精倒進乾淨的容器裡,再慢慢加入計算好的水量。記得要用量杯或針筒精確測量,不要隨便目測,比例不對的話殺菌效果可是會大打折扣的!我自己習慣用寶特瓶來調配,先在瓶身用奇異筆做好記號,這樣下次要補充的時候就更方便了。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一定要用75%的酒精?其實這個濃度最能有效破壞病毒和細菌的蛋白質結構。濃度太高反而會讓病菌表面快速凝固,形成保護層,殺菌效果反而變差。另外調配好的酒精最好裝在噴霧瓶裡使用,噴灑時距離物品約15-20公分,讓酒精能均勻覆蓋表面,靜置約30秒就能達到最佳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