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山風水秘訣大公開 | 新手必看!24山入門指南 | 24山風水這樣看才準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關於「24山」嘅風水知識,特別係想了解點樣用嚟佈置家居同埋擇日。其實24山係風水學入面好重要嘅基礎概念,將方位分成24個等份,每個山向都有唔同嘅吉凶含義,對陽宅佈局影響好大。
首先講下24山嘅基本分法,佢係由八個主要方位(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再細分成三等份而來。每個山佔15度,加埋就係360度一個完整嘅圓圈。呢個分法對於開門、放水、作灶嘅位置選擇都好關鍵,因為唔同嘅山向會影響到屋企嘅氣場流動。
方位 | 三山名稱 | 度數範圍 |
---|---|---|
正東 | 甲卯乙 | 67.5-82.5/82.5-97.5/97.5-112.5 |
正南 | 丙午丁 | 157.5-172.5/172.5-187.5/187.5-202.5 |
正西 | 庚酉辛 | 247.5-262.5/262.5-277.5/277.5-292.5 |
正北 | 壬子癸 | 337.5-352.5/352.5-7.5/7.5-22.5 |
喺實際應用上,24山同擇日都有密切關係。好似楊公風水就有一套完整嘅24山擇日秘訣,會根據唔同山向嘅五行屬性同埋當日嘅天干地支來判斷吉凶。例如作灶要避開某些凶煞方位,開門就要選擇旺氣方,咁先可以帶嚟好運同健康。
講到放水嘅位置選擇,24山水法口訣就更加重要啦。傳統風水認為水代表財,所以放水嘅方位同流向都會影響到屋主嘅財運。有啲方位適合聚水,有啲就要避開,真係一啲都馬虎不得。好似正東嘅甲山同卯山就完全唔同,一個適合開門納氣,另一個就可能要小心處理。
24山風水到底是什麼?台灣人一定要懂的基礎知識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24山風水」到底是什麼碗糕?其實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方位學問,把360度的羅盤分成24等份,每份15度就是一個「山」,總共24個方位。台灣人買房、裝潢或是擺神明桌都會用到,超級實用der~
簡單來說,24山就是把傳統的8個大方向(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再細分成3等份。像「正東」就包含甲、卯、乙三個山頭,每個山頭代表的能量都不一樣。老一輩常說「分金差一線,富貴不相見」,就是在講方位要抓超準啦!
八卦方位 | 對應三山 | 角度範圍 |
---|---|---|
正東 | 甲卯乙 | 67.5-82.5° |
東南 | 辰巽巳 | 112.5-157.5° |
正南 | 丙午丁 | 172.5-187.5° |
西南 | 未坤申 | 202.5-247.5° |
正西 | 庚酉辛 | 262.5-277.5° |
西北 | 戌乾亥 | 292.5-337.5° |
正北 | 壬子癸 | 352.5-7.5° |
東北 | 丑艮寅 | 22.5-67.5° |
實際應用上,台灣人最常注意的就是大門和灶位(廚房)的方位。像「午山」適合當大門,代表旺財;「子山」如果擺廁所就容易漏財。不過要提醒大家,現在都市大樓很難完全符合理想方位,這時候就要靠室內設計來調整,比如用屏風或植物化解煞氣。
風水老師傅還教過一個小撇步:用手機指南針APP就能簡單測量方位,但記得要站在房子正中央量才準喔!另外台灣潮濕多雨,如果房子坐向在「辰戌丑未」這四個山頭,要特別注意防潮問題,不然傢俱容易發霉。這些都是在地人才懂的眉角啊~
為什麼台灣人蓋房子都要看24山向?原來有這些禁忌
台灣人蓋房子超重視風水,尤其是「24山向」這個概念,根本是建築界的潛規則啦!簡單來說,24山向就是把360度分成24等份,每15度一個方位,結合八卦跟地支來判斷吉凶。老一輩的會說這關係到全家人的運勢,所以連建商推案前都會先請老師來看過呢!
24山向的基礎概念
先來搞懂什麼是「山」跟「向」:山代表靠山、穩定性,向則是面向、發展性。台灣常見的坐向禁忌超多,像「坐北朝南」雖然採光好,但有些老師會避開「子山午向」的正南,怕太旺反而招小人。另外「坐東朝西」要小心西曬問題,但如果是「卯山酉向」反而適合做生意的人。
常見的24山向禁忌表格
山向組合 | 潛在問題 | 化解方式 |
---|---|---|
寅山申向 | 易有口舌是非 | 大門加掛葫蘆 |
巳山亥向 | 財運不穩 | 客廳放聚寶盆 |
坤山艮向 | 健康影響 | 臥室避開煞位 |
乾山巽向 | 事業阻礙 | 辦公室擺龍龜 |
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這是迷信,但其實裡面藏著老祖宗的智慧啦!像「坐西朝東」的「酉山卯向」房子,早上陽光直接照進來,根本不用開燈省電費。還有「坐南朝北」的「午山子向」,冬天東北季風吹不到,夏天又有南風對流,根本是天然空調啊!不過要提醒的是,每個人的八字不同,適合的山向也會有差,最好還是找專業老師現場看過比較保險。
新手如何快速記住24山方位?老師傅親授口訣。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這個問題,今天就來分享老師傅教我的超實用方法,保證讓你輕鬆記住這些方位,以後看風水、擺羅盤都不會再搞混啦!
首先我們要把24山分成四大組,每組6個方位,這樣記起來會簡單很多。老師傅說就像記電話號碼一樣,拆開來記就容易多了。來看看這個分組表格:
組別 | 方位名稱 | 記憶口訣 |
---|---|---|
東方 | 甲卯乙、辰巽巳 | 甲乙卯,辰巽巳 |
南方 | 丙午丁、未坤申 | 丙丁午,未坤申 |
西方 | 庚酉辛、戌乾亥 | 庚辛酉,戌乾亥 |
北方 | 壬子癸、丑艮寅 | 壬癸子,丑艮寅 |
老師傅還教我用生活化的聯想法來記,比如東方組的「甲卯乙」可以想成「假毛衣」(甲卯乙的諧音),辰巽巳就記成「陳先生」(辰巽巳的諧音)。這樣一來,每次看到東方就想到「假毛衣」和「陳先生」,六個方位就都記住啦!
南方組的「丙丁午」可以聯想成「餅乾屋」,因為丙丁的發音像「餅乾」,午就是中午吃飯時間。「未坤申」就記成「胃空空」,因為未坤申唸快一點就像在說肚子餓。這樣記是不是超有畫面感?每次想到南方就自動浮現餅乾屋和餓肚子的畫面,方位名稱自然就記起來了。
西方組的「庚辛酉」可以想成「更辛苦」,因為庚辛的發音像「更辛」,酉就是「有」的諧音,連起來就是「更辛苦有」。「戌乾亥」記成「虛驚害」,這樣一組負面詞彙反而更容易記住。北方組的「壬癸子」記成「人貴子」,丑艮寅記成「醜跟印」,都是很好聯想的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