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發生哪些大事?回憶殺來了 | 你還記得2003年的台灣嗎? | 2003年經典回顧:那些年的回憶
2003年是什麼年?這個問題一拋出來,相信很多台灣朋友腦中會立刻浮現幾個關鍵畫面。那一年真的是充滿各種回憶啊,從娛樂到社會事件都讓人印象深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味2003年發生的那些大小事,看看你還記得多少!
說到2003年,絕對不能不提當時超紅的遊戲。那時候電腦單機遊戲正夯,很多經典作品都是在這年推出的。像是《NASCAR賽車2003賽季》就讓很多賽車迷瘋狂,畫面跟操作感在當時算是頂尖的。還有《後院棒球2003》也是小朋友們的最愛,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腦玩這個。這些遊戲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懷念,雖然畫質不能跟現在比,但那種純粹的樂趣是現在很多遊戲比不上的。
2003年也是動畫迷很重要的一年,《忍者龜》全新動畫系列就是在這年首播的。跟以前的版本比起來,2003年版的畫風更現代化,劇情也更成熟,很多七八年級生都是看這個長大的。到現在都還記得每天放學趕回家看忍者龜的時光,李奧納多、多納太羅這些名字唸起來都特別親切。
不過2003年也有些讓人難過的事情發生,像是美國羅德島的The Station夜總會大火就是這一年。這場意外造成100多人死亡,震驚全球。事件後大家開始更重視公共場所的安全問題,很多地方的消防法規都因此變得更嚴格。雖然是悲劇,但也提醒我們安全真的不能開玩笑。
2003年大事記 | 類別 | 影響 |
---|---|---|
NASCAR賽車2003賽季發行 | 遊戲 | 賽車遊戲畫質提升 |
後院棒球2003推出 | 遊戲 | 兒童棒球遊戲經典 |
忍者龜2003動畫首播 | 動畫 | 新一代忍者龜粉絲誕生 |
The Station夜總會大火 | 社會事件 | 公共安全意識提升 |
那年的娛樂圈也很精彩,周杰倫的《葉惠美》專輯就是在2003年發行的,裡面的《晴天》、《三年二班》到現在還是KTV必點。電影方面,《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橫掃奧斯卡,把奇幻電影帶到新高度。這些作品不僅當時紅,甚至影響到現在的流行文化,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科技方面,2003年正是網路開始普及的年代。那時候家裡有ADSL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下載一首MP3要等老半天。現在想想真的差很多,當時的網速放到現在可能會讓人崩潰吧。不過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網路慢慢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變了整個社會的運作方式。
2003年發生咩大事?台灣人最記得嘅年度回顧,呢一年真係發生咗好多令人印象深刻嘅事。從SARS風暴到演藝圈大事件,再到政治社會嘅變動,每一件都深深烙印喺台灣人嘅記憶中。而家就等我哋一齊嚟回顧下呢個充滿故事嘅年份啦!
首先一定要講嘅就係席捲全台嘅SARS疫情,當年3月從和平醫院爆發開始,全台陷入恐慌。記得嗰陣時人人戴口罩、量體溫,連學校都停課,真係好誇張。尤其係和平醫院封院事件,仲引發咗醫護人員抗爭,成為台灣公共衛生史上重要一課。
演藝圈方面,2003年都發生咗幾件大事。周杰倫推出《葉惠美》專輯,裡面嘅《晴天》到而家都係KTV必點金曲。另外,張國榮喺4月1日離世,呢個消息震驚全亞洲,好多台灣粉絲到而家都仲好懷念佢。
大事分類 | 重要事件 | 影響程度 |
---|---|---|
公共衛生 | SARS疫情爆發 | ★★★★★ |
娛樂圈 | 周杰倫《葉惠美》專輯 | ★★★★ |
國際事件 | 張國榮逝世 | ★★★★☆ |
政治社會 | 公投法三讀通過 | ★★★★ |
政治社會方面,2003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呢個係台灣民主化嘅重要里程碑。雖然當時引發唔少爭議,但確實為後來嘅公民參與打開咗新嘅可能性。同一年,台北101大樓主體結構完工,成為當時世界最高樓,到而家都係台灣嘅地標之一。
科技發展都唔可以忽略,2003年台灣開始推廣ADSL寬頻上網,網路速度大幅提升,改變咗好多人嘅生活習慣。仲有,當年博客(Blog)開始喺台灣流行,開啟咗網路個人創作嘅新時代,為而家嘅社群媒體發展奠定基礎。
邊個喺2003年最紅?演藝圈爆紅明星盤點,當年真係有唔少藝人紅到發紫,仲記得嗰陣時打開電視、行過唱片行,都係佢哋嘅身影。2003年可以話係華語娛樂圈嘅黃金年代,無論係歌手定演員都爆出好多經典作品,而家諗返起都覺得好懷念啊!
當年周杰倫憑住《葉惠美》專輯橫掃樂壇,入面嘅〈晴天〉、〈三年二班〉到而家都仲係KTV熱門點唱。蔡依林嘅《看我72變》徹底轉型成功,〈說愛你〉、〈布拉格廣場〉首首都hit到爆。仲有S.H.E嘅《Super Star》專輯,真係紅到連阿婆都識唱「你是電你是光」!
電視劇方面,《流星花園》雖然係2001年播出,但F4嘅熱潮一直延燒到2003年,言承旭、周渝民個個都係少女殺手。而《MVP情人》就捧紅咗5566,當年佢哋嘅〈我難過〉真係聽到爛都唔厭。
藝人/團體 | 代表作 | 爆紅原因 |
---|---|---|
周杰倫 | 《葉惠美》專輯 | 獨特曲風+方文山歌詞 |
蔡依林 | 《看我72變》 | 成功轉型唱跳歌手 |
S.H.E | 《Super Star》 | 青春活力形象 |
F4 | 《流星花園》 | 偶像劇男神風潮 |
5566 | 《MVP情人》 | 偶像劇+團體魅力 |
電影圈都唔輸蝕,梁朝偉憑《無間道》拎到金像獎影帝,劉德華同佢嘅對手戲睇到人緊張到爆。而《向左走向右走》就令金城武同梁詠琪成為最登對銀幕情侶,嗰陣時好多人都學佢哋喺公園等緣份。
講到綜藝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可以話係收視保證,吳宗憲同阿雅嘅組合笑料百出。而《超級星期天》嘅「超級任務」單元,每次睇到明星尋人都好感動,哈林同小燕姐嘅主持功力真係冇得頂。
2003年點解咁特別?SARS疫情改變台灣生活,那年春天全台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平醫院封院畫面至今讓人記憶猶新。當時捷運車廂瀰漫著消毒水味,量體溫、戴口罩變成日常,連阿公阿嬤去菜市場都會隨身帶酒精噴瓶,這種集體防疫意識可以說是從SARS開始扎根的。
那時候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公共場所的衛生習慣,我們來看看前後對比:
生活習慣 | SARS前 | SARS後 |
---|---|---|
戴口罩 | 只有生病才戴 | 出入公共場所必戴 |
量體溫 | 幾乎沒有 | 進出大樓都要量 |
洗手頻率 | 飯前便後 | 每2-3小時一次 |
居家消毒 | 年終大掃除 | 每週噴灑酒精 |
記得當時連7-11店員都會主動提醒客人用酒精消毒,這種全民防疫的氛圍在過去根本無法想像。學校晨檢變得超嚴格,只要體溫超過37.5度就直接送保健室隔離,班上同學發燒全班停課的情況時有所聞。最誇張的是連情侶約會都改在戶外通風處,電影院、KTV這些密閉空間根本沒人敢去。
餐飲業受到的衝擊最大,很多老字號餐廳撐不過那波倒閉潮。但同時也催生出外送服務的雛形,那時候雖然沒有foodpanda,但已經有餐廳開始提供「無接觸送餐」,便當放在管理室自己下去拿,這種模式在當時算是很前衛的防疫措施。公車司機開始戴手套開車,捷運站廣播從「請勿飲食」變成「請戴口罩」,這些小細節都成為台灣人共同的防疫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