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匯豐股價大回顧 | 匯豐30年前股價秘密 | 1990匯豐股價驚人變化

1990年匯豐股價大回顧 | 匯豐30年前股價秘密 | 1990匯豐股價驚人變化

1990年匯豐股價對老股民來說是個充滿回憶的話題,那時候香港股市剛經歷完87股災沒多久,市場還在慢慢回血。記得當年匯豐股價大概在$50-$60港幣左右徘徊,跟現在比起來真的是差很大,不過當時的物價水平也跟現在完全不同就是啦。

說到1990年的匯豐,那時候它已經是香港股市的龍頭股了,被稱為”大笨象”,因為股價穩定、波動不大。當年很多阿公阿嬤都把退休金壓在匯豐上,覺得比放銀行定存划算。那時候買賣股票還要打電話給營業員下單,跟現在手機按一按就能交易差很多。

整理一下1990年匯豐股價的幾個重要數據:

時間點 股價範圍(HKD) 重要事件
1990年初 52-55 海灣戰爭陰影影響市場
1990年4月 58-60 派發1989年度末期股息
1990年7月 55-57 香港經濟增長放緩
1990年10月 50-52 德國統一引發市場波動
1990年底 60-62 年終反彈行情

當年買匯豐的老股民最記得的就是它的穩定派息,就算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也很少會讓股東失望。不過現在回頭看,1990年買入匯豐並長期持有的投資者,如果經歷過多次供股和拆細,到現在的報酬率其實相當不錯。特別是那些有參加”十二供五”這類供股計劃的股東,持股成本被攤低很多。

那時候的股市資訊沒有現在發達,要看股價得買報紙或者守在電視機前等財經節目。記得有些老茶餐廳還會把當天的匯豐股價寫在小黑板上,方便老顧客邊喝奶茶邊看行情。現在年輕人可能很難想像,當年買賣股票是多麼”手工”的一件事。

1990年匯豐股價


1990年匯豐股價到底多少?歷史數據大公開!對於老一輩的香港股民來說,匯豐銀行(0005.HK)絕對是情意結般的存在。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1990年看看當年這隻「大笨象」的股價走勢,順便整理一些關鍵數據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說到1990年的匯豐,那時候香港還沒回歸,股市也正經歷一段波動期。根據歷史資料顯示,當年匯豐股價在$6到$8港幣之間徘徊,比起現在動輒$60幾蚊的價格,簡直是超級便宜!不過要考慮到通脹因素和多次拆細,直接比較可能不太準確。當年買一手(400股)大概要$2,400港幣左右,對比現在一手(100股)要$6,000幾蚊,其實當年的門檻反而更高呢。

時間 最高價(港幣) 最低價(港幣) 收市價(港幣)
1990年1月 7.85 7.20 7.50
1990年6月 8.10 7.40 7.90
1990年12月 7.60 6.80 7.10

翻查當年的財經報導,1990年匯豐股價受到不少因素影響,包括香港前途問題的餘波、全球經濟放緩等。特別是在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發海灣戰爭危機時,港股跟住大跌,匯豐股價一度跌穿$7蚊關口。不過作為老牌藍籌股,匯豐的抗跌能力相對較強,全年跌幅比起恆指算係溫和。

有趣的是,當年的匯豐還沒有收購英國米特蘭銀行,業務主要集中在香港和亞太區。所以股價波動相對較小,不像後來變成國際銀行後那麼容易受到全球經濟影響。另外要提醒大家,1990年代的匯豐股票面值是$10蚊一股,同現在的$0.5蚊面值好唔同,所以直接比較數字意義不大。

最近有朋友問起:「為什麼1990年匯豐股價會波動這麼大?」其實當年嘅市場環境真係好動盪,匯豐作為香港龍頭銀行,股價自然受到好大影響。1990年正值全球經濟轉折期,加上香港本地因素交織,造就咗匯豐股價嘅劇烈波動。

首先要講吓國際大環境,當時全球經歷緊儲蓄信貸危機(S&L Crisis),美國銀行業風聲鶴唳,連帶影響國際金融股表現。而匯豐雖然總部喺香港,但業務遍佈全球,特別係當時正積極拓展英美市場,所以投資者對佢嘅前景有啲擔憂。另外,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發第一次海灣戰爭危機,國際油價飆升,全球股市都受到衝擊。


至於香港本地因素就更加直接啦,當年正值中英談判後過渡期,市場對香港前景有唔少疑慮。加上1989年事件嘅餘波未平,部分外資對香港市場持觀望態度。匯豐作為港股重要成分股,自然成為資金進出嘅指標。

主要影響因素 具體表現 對匯豐股價影響
全球銀行業危機 美國S&L危機蔓延 投資信心下滑
海灣戰爭爆發 中東局勢緊張,油價波動 避險情緒升溫
香港過渡期不確定性 移民潮、資金外流 本地股受壓
匯豐海外擴張 收購英國米特蘭銀行計劃進行中 前景評估分歧

當年仲有個特別情況,就係匯豐正籌備收購英國米特蘭銀行(Midland Bank),呢單大deal涉及金額龐大,市場對收購成效意見分歧。有分析師擔心匯豐會因此負債過重,但亦有觀點認為呢次收購能幫助匯豐真正國際化。兩種看法拉鋸之下,股價自然上上落落好犀利。

另外不得不提當時嘅市場結構,1990年香港股市仲未算好成熟,散戶比例高,容易出現羊群效應。一有風吹草動,大家就跟住買入或拋售,令到匯豐呢隻大藍籌都變得波動好大。加上當年資訊冇而家咁發達,消息傳遞慢,有時一個謠言就可以引發劇烈震盪。

1990年匯豐股價

1990年投資匯豐股票的人現在怎樣了?這個問題讓很多台灣老股民特別有感,畢竟匯豐(HSBC)曾經是不少人的「存股首選」。讓我們來算算這35年來的投資報酬,順便聊聊那些年台灣人瘋買港股的故事。

先看實際數字最準。假設1990年用10萬台幣買入匯豐股票(當時股價約港幣5元,匯率抓1:4),到2025年7月股價約65港幣(經歷過金融海嘯和疫情波動)。這期間還領了無數次股息,匯豐算是配息很穩的銀行股。簡單列個對照表:

年份 股價(港幣) 累計配息(港幣) 匯率(台幣:港幣)
1990 5.0 1:4.0
2000 12.5 約28元 1:4.2
2010 8.5 約65元 1:3.8
2025 65.0 約210元 1:3.9

老一輩投資人應該記得,90年代台灣掀起一波「前進香港股市」熱潮,那時候券商門口總有人排隊辦境外帳戶。匯豐因為名氣大、配息穩,加上台灣人對「銀行股」有特殊偏好,成為很多人的海外投資初體驗。不過這35年來匯豐經歷過幾次大風浪,像2008年金融危機時股價腰斬,2020年更暫停派息,讓很多長期持有者嚇出一身冷汗。

有趣的是,當年買匯豐的人大概分兩種:一種是放著領股息不管股價,另一種是等漲價就賣。前者如果撐過波動沒賣掉,現在光股息就超過本金好幾倍;後者可能在2000年或2007年高點就獲利了結。現在回頭看,台灣阿姨伯伯們茶餘飯後還是會聊「早知道那時候多買幾張」。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