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陽穴按摩5招,頭痛馬上緩解 | 飛陽穴在哪?3秒找到超簡單 | 按飛陽穴竟能改善失眠?

飛陽穴按摩5招,頭痛馬上緩解 | 飛陽穴在哪?3秒找到超簡單 | 按飛陽穴竟能改善失眠?

最近有朋友問我關於「飛陽穴」的事,說按摩這個穴位對腰痛特別有效。其實飛陽穴在中醫裡是個很重要的穴位,尤其對改善下半身循環和腰腿不適很有幫助。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神奇的穴位,順便分享一些實用的按摩小技巧。

飛陽穴位於小腿外側,當我們站立時,從外腳踝往上量約七寸的位置。這個穴位屬於足太陽膀胱經,主要功能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很多上班族久坐不動,或是運動後肌肉緊繃,都可以試著按壓這個穴位來緩解不適。我自己就常常在辦公室偷閒時按幾下,效果真的不錯!

穴位名稱 位置 主要功效 適合症狀
飛陽穴 小腿外側,外踝上七寸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腰腿酸痛、下肢水腫、坐骨神經痛

說到按摩飛陽穴的手法,其實很簡單。可以用大拇指指腹按壓,力道要適中,不要太輕也不要太重,以有點酸脹感為宜。每次按壓約3-5分鐘,左右腿交替進行。記得要搭配呼吸,按壓時吐氣,放鬆時吸氣,這樣效果會更好。如果是第一次嘗試,可能會覺得特別酸痛,這是正常的,表示氣血不通,多按幾次就會改善。

除了按摩,搭配熱敷效果也不錯。可以用熱毛巾敷在飛陽穴周圍,幫助肌肉放鬆。有些人會問要不要用精油,其實普通的乳液或按摩油就夠了,重點是要讓手指能順暢滑動,避免摩擦造成皮膚不適。我個人喜歡在睡前按摩,按完後整個人都輕鬆不少,睡眠品質也會變好呢!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裡就有提到飛陽穴對腰痛的療效,可見這個穴位的重要性由來已久。現代人因為生活型態改變,腰腿問題越來越普遍,與其等到疼痛難忍才就醫,不如平時就多照顧自己的飛陽穴。特別是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或是需要久站的職業,更要特別注意這個穴位的保養。

飛陽穴


什麼是飛陽穴?中醫新手必看的基礎知識

最近好多朋友開始對中醫穴位有興趣,常常聽到有人問「飛陽穴到底在哪裡啊?」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這個穴位。飛陽穴其實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位置在我們小腿外側,大概在崑崙穴往上七寸的地方。這個穴位在中醫治療上用途超廣,特別是對於頭痛、目眩、腰腿痠痛這些問題特別有效,很多老師傅都會用到它。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按壓飛陽穴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小腿外側有個明顯的凹陷處,這就是穴位所在啦!平常如果覺得久坐腳麻,或是爬山後小腿緊繃,都可以試著按壓這個穴位來舒緩。不過要提醒大家,按壓的力道要適中,太用力反而可能會造成肌肉受傷。建議可以用拇指輕輕按壓,每次按個3-5分鐘,一天2-3次就夠了。

穴位名稱 經絡歸屬 位置 主要功效
飛陽穴 足太陽膀胱經 小腿外側,崑崙穴上七寸 緩解頭痛、目眩、腰腿痠痛

說到飛陽穴的命名由來也很有意思,「飛」是指氣血運行的狀態,「陽」則是代表這個穴位屬於陽經。古人取名字真的很有智慧,直接把穴位的特性都包含在名字裡了。臨床上,中醫師常常會用飛陽穴來治療下肢無力、腳踝腫痛這些問題,有時候搭配其他穴位一起使用效果會更好。

如果你是剛接觸中醫的新手,記得找穴位的時候不要太緊張。可以先用手輕輕在小腿外側摸索,找到那個有點凹陷、按下去會微微痠痛的地方就對了。剛開始可能不太容易準確定位,多練習幾次就會越來越熟悉。中醫的穴位療法真的是一門很實用的學問,學會了對自己和家人的日常保健都很有幫助呢!

飛陽穴在哪裡?3秒找到小腿外側黃金點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飛陽穴在哪裡?3秒找到小腿外側黃金點」,其實這個穴位超好找的啦!就在我們小腿外側,腓骨後方凹陷處,大概腳踝往上7寸左右的位置。平常久坐或走路太多,按壓這裡可以幫助舒緩腿部疲勞,對循環也有幫助喔~


飛陽穴快速定位法

步驟 動作說明 小技巧
1 先找到外腳踝 摸到腳踝外側凸起的骨頭
2 往上量7寸 用自己手掌橫放,約4指寬+3指寬
3 按壓腓骨後方 會感覺有個凹陷處,輕輕按壓有酸脹感

找飛陽穴的時候,建議坐著把腳平放比較好操作。第一次找可能會花點時間,但熟練後真的3秒就能定位!我自己習慣用拇指指腹按壓,力道不要太重,慢慢增加到有點酸酸的感覺就好。

這個穴位在中醫裡屬於膀胱經,跟下肢循環很有關係。有時候穿高跟鞋站整天,或是運動後小腿緊繃,我都會順手按幾下。記得搭配深呼吸效果更好,按完會覺得整條腿輕鬆很多~

如果想加強效果,可以搭配穴道按摩油或溫熱毛巾敷一下。特別是最近天氣熱,冷氣房待久容易水腫,睡前按個3-5分鐘,隔天起床會發現腿部比較沒那麼沉重。不過孕婦或特殊體質的人,建議先問過中醫師再按喔!

飛陽穴

為什麼按摩飛陽穴能消水腫?中醫師解密,原來這個位於腳背的穴位,跟我們的身體排水機制有密切關係。飛陽穴在中醫經絡學中屬於膀胱經,按壓它能促進氣血循環,幫助代謝多餘水分。很多台灣女生早上起床發現臉腫腫的,或是久坐後雙腳浮腫,這時候按壓飛陽穴特別有效喔!

中醫師解釋,飛陽穴的位置在腳背外側,大約是腳踝與小趾延伸線的交會處。這個穴位就像身體的排水開關,按壓時會有明顯的酸脹感。建議可以用拇指指腹以畫圓方式按壓,每次3-5分鐘,力道要適中,太輕沒效果,太重反而會造成不適。搭配溫熱毛巾敷腳效果更好,因為熱能幫助經絡通暢。

按摩技巧 注意事項 最佳時機
用拇指指腹畫圓按壓 力道要適中,不要太用力 早上起床後或睡前
每次3-5分鐘 孕婦或特殊體質需諮詢醫師 久坐或久站後
搭配熱敷效果更好 皮膚有傷口要避開 感覺身體特別浮腫時

除了按摩飛陽穴,中醫師也提醒要搭配適當的飲食習慣。台灣人愛喝手搖飲,但過多的糖分和鹽分會讓身體更容易水腫。建議可以多吃些利尿的食物,像是冬瓜、薏仁、紅豆,這些都是台灣傳統市場很容易買到的食材。晚上睡前也要避免喝太多水,特別是代謝比較慢的人,水分容易滯留在體內。

有些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按腳的穴位可以消臉部水腫?中醫師說這是因為經絡是全身相連的系統,腳部的飛陽穴刺激後,會通過經絡傳導到全身,尤其是上焦部位。所以不只是腳腫,連早上起床的眼皮浮腫、臉部水腫,都可以透過這個方法改善。台灣潮濕的氣候更容易讓人有水腫問題,學會這個按摩技巧真的很實用。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