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洞位置怎麼選最適合? | 打耳洞前必看的位置指南 | 不同耳洞位置效果大公開

耳洞位置怎麼選最適合? | 打耳洞前必看的位置指南 | 不同耳洞位置效果大公開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耳洞位置要怎麼選,其實打耳洞不只是穿個洞那麼簡單,位置選得好整個人的氣質都會不一樣!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耳洞位置和注意事項,讓想打耳洞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首先是最基本的耳垂位置,這裡是大多數人第一個耳洞的選擇。耳垂肉比較厚,痛感相對較低,而且癒合速度快,大概4-6週就可以換耳環了。不過要注意的是,耳垂下方靠近臉頰的位置容易碰到頭髮和口罩,可能會影響癒合,建議可以打在耳垂中間偏上的地方。

再來是近年很流行的耳骨位置,包括耳輪、對耳輪和耳屏等。這些位置看起來很酷,但其實要注意的事情很多:

位置 疼痛度 癒合時間 注意事項
耳輪 ★★★☆☆ 3-6個月 睡覺容易壓到
對耳輪 ★★★★☆ 6-12個月 不適合戴耳罩式耳機
耳屏 ★★☆☆☆ 2-4個月 要避開軟骨較厚處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是耳窩位置,就是在耳朵最內側的凹陷處。這裡打起來真的很美,但因為位置隱密,清潔要特別注意,建議用棉花棒沾生理食鹽水輕輕擦拭。而且這個位置不適合戴太大的耳環,會容易勾到頭髮或衣服。

說到打耳洞的季節,其實台灣這種潮濕的天氣,最好是選在秋冬比較乾爽的時候打。夏天容易流汗,傷口比較難照顧,如果真的要打的話,記得要更勤勞地清潔。打完耳洞的前兩週盡量不要游泳或泡溫泉,避免感染。

耳洞位置


耳洞位置怎麼選?新手必看5大重點!最近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喜歡打耳洞,但你知道不同位置會影響恢復時間和日常保養嗎?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建議,幫你找到最適合的耳洞位置,避免打完後才後悔喔~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首先要注意的是耳朵的肉質分布,耳垂是最常見也最容易照顧的位置,軟骨部分雖然很潮但恢復期長達半年以上。如果你是第一次打耳洞,建議從基礎的耳垂開始嘗試,等習慣後再考慮其他位置。另外也要考慮平時戴耳環的習慣,像常戴耳機的人就不適合打在耳窩,會很容易卡到。

這邊整理幾個常見耳洞位置的比較表:

位置 疼痛感 恢復時間 適合新手程度
耳垂 ★★☆☆☆ 4-6週 ★★★★★
耳骨 ★★★★☆ 3-6個月 ★★☆☆☆
耳窩 ★★★☆☆ 2-4個月 ★★★☆☆
耳屏 ★★★★☆ 4-8個月 ★☆☆☆☆
耳輪 ★★★☆☆ 3-5個月 ★★★☆☆

再來要考慮的是工作性質,像醫護人員或餐飲業者可能需要經常戴口罩,打在耳骨位置就容易拉扯到。還有睡覺習慣也要注意,喜歡側睡的人如果打在單邊,可能會壓到傷口延緩癒合。建議可以先用酒精棉片在耳朵上標記想打的位置,戴著日常眼鏡或口罩測試看看會不會卡到。

最後提醒大家,打完耳洞後的保養超級重要!不同位置的清潔難易度差很多,像耳窩這種凹槽處就比較難照顧。選擇位置時一定要考慮自己有沒有耐心每天消毒2-3次,至少持續一個月以上。夏天打耳洞更要小心,流汗多容易感染,建議可以選在涼爽的季節進行。

為什麼耳垂是最常見的耳洞位置?

說到打耳洞,大家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耳垂位置啦!為什麼耳垂是最常見的耳洞位置?其實這跟人體構造和日常生活習慣有超~大關係。耳垂的肉比較軟,沒有軟骨組織,打洞時疼痛感相對較低,而且癒合速度也比其他部位快很多。再加上這個位置戴耳環超明顯,不管是上班上課還是約會都很百搭,難怪會成為大家的首選。


打耳洞的位置選擇其實很有學問,不同部位的恢復期和注意事項都不太一樣。像耳垂這種「入門款」位置,基本上照顧得當的話,大概4-6週就能完全癒合。反觀耳骨或其他軟骨部位,不但打的時候會痛到飆淚,後續保養更是麻煩,一個不小心就可能發炎或長出難看的肉芽腫。所以對於第一次打耳洞的人來說,耳垂絕對是最安全又實用的選擇。

耳洞位置 疼痛程度 癒合時間 適合新手程度
耳垂 ★★☆☆☆ 4-6週 ★★★★★
耳骨 ★★★★☆ 3-6個月 ★★☆☆☆
耳輪 ★★★☆☆ 2-4個月 ★★★☆☆
耳屏 ★★★★☆ 3-5個月 ★★☆☆☆

除了生理構造的因素,文化習慣也影響很大。台灣人從小看媽媽、阿姨們戴耳環,幾乎都是在耳垂位置,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打耳洞就該打在耳垂」的觀念。而且耳垂的耳環款式選擇最多,從簡單的耳針到誇張的吊墜都能駕馭,不像其他部位可能還要考慮耳環大小和形狀的限制。另外像是睡覺時壓到、戴口罩勾到這些日常小困擾,耳垂位置的影響也相對較小,難怪會成為歷久不衰的經典選擇。

耳洞位置

耳骨打洞痛嗎?過來人真實經驗分享

最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耳骨打洞痛嗎?」這件事,作為一個已經打了三個耳骨洞的過來人,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真實經驗。首先要說的是,每個人對疼痛的感受真的差很多,就像有人打針會哭,有人卻完全沒感覺一樣,所以我的經驗僅供參考啦!

我自己第一次打耳骨是在西門町某家很有名的穿耳店,當時超級緊張,店員還笑我說「妳這樣抖我怎麼打啦」。實際穿過去的那瞬間,老實說真的滿痛的,就像有人突然用力掐你耳朵的感覺,但這種痛大概只持續3秒左右就變成一種悶悶的脹痛感。打完後的前三天最不舒服,睡覺壓到或不小心勾到真的會讓人想罵髒話。

不同部位疼痛程度比較

打洞位置 疼痛指數(1-5) 恢復期 注意事項
耳垂 1 2週 最不痛但容易發炎
耳輪 3 6-8週 睡覺要特別小心
對耳輪 4 8-12週 最容易卡頭髮
耳屏 2 4-6週 戴耳機要留意

打完耳骨後的保養真的超級重要!我朋友就是沒照顧好導致發炎,最後整個耳骨都腫起來超可怕。建議每天要用生理食鹽水清潔2-3次,轉動耳針的時候要輕柔,前兩個月盡量不要換成耳環。洗頭時最好用防水耳罩,我都是去寶雅買那種洗澡專用的貼紙來貼住耳朵。

說到穿耳方式,現在台灣比較常見的有手穿和槍穿兩種。手穿雖然比較貴(大概800-1200元),但師傅技術好的話其實恢復比較快,傷口也比較平整。槍穿雖然便宜(300-500元),但衝擊力大容易造成耳骨微裂,我自己是絕對不敢嘗試啦!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要找有經驗的師傅,我第二次打的時候遇到一個新手,穿歪了超痛還要重打,真的是花錢找罪受。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