缶部首的字原來這麼多!你認識幾個? | 這些缶字旁的字你都唸對了嗎? | 缶部首冷知識:這些字超容易唸錯
大家有冇留意過「缶部首的字」呢?缶部雖然唔算常見,但其實有唔少字都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缶本身係古代嘅陶器,所以缶部嘅字多數同容器、陶器有關,下面就同大家分享幾個有趣嘅例子。
首先講吓「缸」字,呢個字大家應該好熟悉啦!水缸、魚缸都係日常生活中常用嘅物品。以前嘅人會用陶製嘅缸來儲水或者養魚,而家雖然多數改用塑膠或者玻璃,但「缸」字依然保留咗缶部,提醒我哋佢同陶器嘅淵源。另外仲有「罐」字,呢個字更加係現代人每日都會用到,無論係茶葉罐、餅乾罐定係汽水罐,都離唔開我哋嘅生活。
下面整理咗幾個常見嘅缶部字,等大家可以一次過了解多啲:
字 | 拼音 | 常見詞語 | 解釋 |
---|---|---|---|
缸 | gāng | 水缸、魚缸 | 陶製容器 |
罐 | guàn | 罐頭、茶罐 | 金屬或陶製容器 |
缽 | bō | 飯缽、化緣缽 | 僧人用嘅食器 |
罌 | yīng | 罌粟 | 古代容器,現多用於植物名 |
罍 | léi | 酒罍 | 古代盛酒器 |
除咗上面提到嘅字,缶部仲有啲比較少見但有意思嘅字。比如「罄」字,成語「罄竹難書」就係用呢個字,原意係用盡所有竹簡都寫唔完,形容罪惡極多。而「罅」字就指裂縫嘅意思,好似「石罅」、「牆罅」咁,雖然唔係成日用,但見到都認得出係缶部嘅字。
講到缶部字嘅寫法,有個小技巧可以分享俾大家。缶部通常位於字嘅左邊或者下面,寫嘅時候要注意缶字旁嘅筆順,先寫豎,再寫橫折,最後先寫入面嘅「午」字。記住呢個規律,以後見到缶部字就更容易辨認同書寫啦。仲有啲字雖然而家睇唔出有缶部,但其實古代寫法係有嘅,例如「缺」字原本都係缶部,只係後來簡化咗。
缶部首的字有哪些?這些字你都認識嗎?其實這些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蠻常見的,只是可能沒特別注意到它們都有個「缶」字邊。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有趣的缶部字,看看你是不是都認得,說不定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喔!
先來看看「缶」這個字本身,它其實就是古代一種陶器的意思,現在我們說「瓦缶」就是指那種粗陶做的容器。從這個字延伸出來的缶部字,很多都跟陶器或容器有關聯。像是「缸」這個字,大家一定很熟悉吧?我們常說的「水缸」、「魚缸」都是用這個字,它就是一個典型的缶部字。
下面整理幾個常見的缶部字給大家參考:
字 | 注音 | 常見詞語 | 解釋 |
---|---|---|---|
缸 | ㄍㄤ | 水缸、魚缸 | 盛裝液體或養魚的容器 |
罐 | ㄍㄨㄢˋ | 罐頭、茶罐 | 圓柱形的容器 |
缺 | ㄑㄩㄝ | 缺少、缺點 | 原本指陶器破損 |
罄 | ㄑㄧㄥˋ | 售罄、罄竹難書 | 用完、耗盡的意思 |
罈 | ㄊㄢˊ | 酒罈、醃菜罈 | 口小腹大的陶器 |
說到「罐」這個字,現在超商裡隨處可見的「罐裝飲料」就是用這個字。而「缺」字雖然現在多用來表示不足的意思,但它最早其實是指陶器破損的狀態,後來才引申為缺少的意思。這些字的演變是不是很有趣呢?
另外像是「罈」這個字,雖然現在比較少用,但在傳統市場還是會看到「醃菜罈」或是「酒罈」這些商品。這些缶部字不僅保留了古代陶器的意象,也見證了文字隨著生活型態改變而產生的意義轉變。下次看到這些字的時候,不妨多留意一下它們的部首,會發現更多有趣的關聯喔!
為什麼有些字會用缶當部首?原來跟容器有關!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因為缶這個部首在現代看起來有點冷門,但其實它跟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器皿大有關係。缶在古代就是指陶製的容器,像是裝水、裝酒的罐子,所以用缶當部首的字,大多都跟容器或陶器有關聯。
你可能會好奇,到底哪些字是用缶當部首的呢?其實不少喔!像是「缸」、「罐」、「罈」這些字,一看就知道是裝東西的容器對吧?還有「缺」字,原本是指陶器破損的意思,後來才引申為缺少的含義。這些字背後都藏著古人對生活用品的觀察,超級有意思的!
下面整理幾個常見的缶部字給大家參考:
字 | 解釋 | 例子 |
---|---|---|
缸 | 大型陶製容器 | 水缸、魚缸 |
罐 | 有蓋的圓形容器 | 茶罐、奶粉罐 |
罈 | 口小腹大的容器 | 酒罈、醃菜罈 |
缺 | 原本指陶器破損 | 缺口、缺少 |
有趣的是,雖然現在我們很少用「缶」這個字了,但它作為部首還是很活躍的。下次看到這些字的時候,不妨想想它們跟容器的關係,會發現中文造字真的很有邏輯性。像是「罐」字,右邊的「雚」表示讀音,左邊的「缶」就告訴你這是種容器,這種組合方式在中文裡很常見。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缶」本身也是個字,它就是指那種大肚小口的陶罐。在古代沒有塑膠和金屬容器的時候,陶器可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呢!所以用缶當部首的字才會這麼多,這都是古人日常生活的寫照啊。
缶字旁的字怎麼念?這些讀音你都會嗎?其實這些看起來有點冷門的字,在日常生活中還真的會不時遇到呢!像是裝東西的「罐」、釀酒的「缸」,甚至是古裝劇裡常看到的「缽」,這些都是缶字旁家族的成員。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缶字旁漢字,順便考考你們的發音功力喔~
先來看幾個最常用的缶字旁字詞,這些應該難不倒大家:
漢字 | 注音 | 常見用法 |
---|---|---|
罐 | ㄍㄨㄢˋ | 罐頭、茶罐 |
缸 | ㄍㄤ | 水缸、魚缸 |
缽 | ㄅㄛ | 飯缽、化緣缽 |
不過有些缶字旁的字就比較少見了,像是「罄」(ㄑㄧㄥˋ)這個字,在成語「罄竹難書」裡會看到,意思是事情多到寫不完。還有「罍」(ㄌㄟˊ)這個字,是古代一種酒器,現在大概只有在博物館或歷史課本才會遇到了。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個有趣的小知識。缶字旁其實跟陶器、容器很有關係,因為「缶」本身就是指陶製的器皿。所以你會發現很多缶字旁的字都跟裝東西的器具有關,像是「罈」(ㄊㄢˊ)就是我們醃製食物用的那種大陶罐。下次看到缶字旁的字,不妨猜猜看它是不是跟容器有關喔!
最後來考考大家,知道「罌」(ㄧㄥ)這個字怎麼念嗎?沒錯,就是「罌粟」的那個罌。雖然這些字平常不太會單獨使用,但組合起來的詞彙其實都還滿常見的。像是「罌粟花」、「罌粟籽」,這些在烘焙或藥用植物相關的文章裡都可能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