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是什麼意思?3秒搞懂 | 瀰漫用法全攻略 | 瀰漫造句範例一次看
「瀰漫意思」這個詞聽起來有點文謅謅,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啦!就像早上起床聞到媽媽煮早餐的香味瀰漫整個家裡,或是走進森林時那股清新的草木香氣瀰漫在空氣中,都是很具體的感受。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某種氣味、氛圍或感覺充滿了某個空間,讓人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說到瀰漫的用法,其實有很多種情境都可以用得上。比如說:
– 霧氣瀰漫的山區開車要特別小心
– 考試前夕,教室裡瀰漫著緊張的氣氛
– 過年時,家家戶戶瀰漫著團圓的溫馨感
下面整理幾個常見的瀰漫用法給大家參考:
情境類型 | 例子 | 使用頻率 |
---|---|---|
自然現象 | 晨霧瀰漫整個山谷 | ★★★★★ |
氣味感受 | 咖啡香瀰漫整個辦公室 | ★★★★☆ |
情緒氛圍 | 離別的傷感瀰漫在畢業典禮上 | ★★★☆☆ |
抽象概念 | 改革開放的風氣瀰漫全社會 | ★★☆☆☆ |
在台灣,我們最常用瀰漫來形容氣味和霧氣。記得去年冬天去阿里山看日出,凌晨三點多整個登山步道都瀰漫著濃濃的霧氣,能見度不到五公尺,那種感覺真的很特別。還有像夜市裡各種小吃攤的香氣瀰漫,讓人每樣都想買來吃,這就是台灣人最熟悉的瀰漫體驗啦!
有時候瀰漫也會用在比較抽象的情境,像是「一股不安的情緒瀰漫在股市中」,這種用法就比較文雅一點。不過平常跟朋友聊天時,我們還是比較常用來形容具體的氣味或霧氣啦,這樣大家一聽就懂。像前陣子梅雨季,家裡如果沒開除濕機,整個房間都會瀰漫著一股霉味,這時候媽媽就會念說要記得開除濕機了。
說到這裡,突然想到台灣人真的很會用瀰漫來形容食物的香氣。像是「剛出爐的麵包香瀰漫整條街」、「麻辣鍋的香味瀰漫整個餐廳」,光是用聽的就讓人流口水了。這種用法特別生動,比直接說「很香」更有畫面感,大家以後也可以試試看這樣形容喔!
1. 什麼是瀰漫?台灣人最常搞混的用法解析
每次看到「瀰漫」這個詞,是不是覺得好像懂又好像不太懂?其實很多台灣人都會把「瀰漫」跟「瀰漫」搞混,今天就來好好釐清這兩個詞的正確用法。先講重點:「瀰漫」通常用來形容煙霧、氣味或氣氛的擴散,而「瀰漫」則是錯誤寫法,正確應該是「瀰漫」才對!
說到這裡,你一定想問:「啊不是都唸『ㄇㄧˊ ㄇㄢˋ』嗎?」沒錯,發音確實一樣,但寫法跟用法可是有差別的。舉個生活化的例子:像是「廚房裡瀰漫著咖哩的香味」就是正確用法,但如果你寫成「廚房裡瀰漫著咖哩的香味」,那就錯啦!這種情況在台灣的社群貼文或留言裡特別常見,很多人根本沒發現自己用錯字。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
正確用詞 | 錯誤用詞 | 例句 |
---|---|---|
瀰漫 | 瀰漫 | 清晨的山谷瀰漫著薄霧 |
瀰漫 | 瀰漫 | 演唱會現場瀰漫著興奮的氣氛 |
瀰漫 | 瀰漫 | 房間裡瀰漫著淡淡的薰衣草香 |
再來看看實際生活中容易搞混的情況。像是有人會寫「疫情瀰漫全球」,這其實是錯的,正確應該用「蔓延」才對。「瀰漫」比較偏向無形的擴散,像是氣味、煙霧或氣氛;而「蔓延」則是指像植物生長那樣向外擴展,常用在疫情、火勢等情況。這種細微的差別,連很多台灣的媒體都會不小心用錯呢!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發現原來自己平常也常搞混。沒關係,這很正常啦!畢竟中文實在太奧妙了,同音字又多。重點是要記住「瀰漫」的正確用法,下次寫東西的時候多留意一下,就不會鬧笑話了。像是「咖啡廳裡瀰漫著悠閒的氛圍」這種句子,用對詞整個感覺就對啦!
2. 瀰漫怎麼唸?注音拼音一次搞懂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問「瀰漫」這個詞到底怎麼唸才對,才發現原來很多人會把這個詞唸錯耶!今天就來幫大家一次搞懂「瀰漫」的正確發音,還有它常見的用法,以後就不會再搞混啦~
先來看看「瀰漫」的正確讀音,用表格整理給大家最清楚:
詞語 | 注音 | 漢語拼音 | 常見錯誤讀音 |
---|---|---|---|
瀰漫 | ㄇㄧˊ ㄇㄢˋ | mí màn | ㄇㄧˇ ㄇㄢˋ |
要注意喔,「瀰」這個字是二聲(ㄇㄧˊ),不是三聲!很多人會不小心唸成「米漫」,這樣就錯啦~這個詞在台灣日常生活中其實蠻常出現的,像是「煙霧瀰漫」、「香氣瀰漫」都是很常見的用法。
說到「瀰漫」的意思,主要是指某種氣體、味道或氣氛充滿、遍布在某個空間裡。比如說夏天午後雷陣雨過後,空氣中會瀰漫著泥土的清香;或是走進剛裝潢好的房子,可能會聞到油漆味瀰漫在整個空間。有時候也會用來形容抽象的感覺,像是「緊張的氣氛瀰漫在考場中」。
3. 為什麼我們會説『煙霧瀰漫』?常見搭配詞整理
「煙霧瀰漫」這個詞在台灣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特別是在火災、工廠排放或是廟宇燒香的時候。這個詞之所以被廣泛使用,主要是因為它非常生動地描繪出煙霧四散、充滿空間的狀態。「瀰漫」本身就有「充滿、遍布」的意思,搭配「煙霧」使用,就能讓人立刻聯想到那種視線模糊、空氣混濁的場景。
除了「煙霧瀰漫」,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搭配詞可以用來形容不同的煙霧狀態。比如說,當煙霧很濃、讓人感到窒息時,我們會說「濃煙密布」;如果是輕柔的煙霧緩緩飄散,可能會用「煙霧繚繞」來形容。這些詞彙雖然意思相近,但細微的差別還是能讓表達更精準。
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見的搭配詞,幫助大家更靈活地使用:
詞彙 | 使用情境 | 例句 |
---|---|---|
煙霧瀰漫 | 煙霧充斥整個空間,視線受阻 | 火場附近煙霧瀰漫,消防員難以靠近。 |
濃煙密布 | 煙霧極濃,幾乎看不到東西 | 工廠失火後,整條街濃煙密布,路人紛紛掩鼻。 |
煙霧繚繞 | 煙霧輕柔飄散,帶有朦朧感 | 清晨的山谷煙霧繚繞,宛如仙境。 |
煙塵滾滾 | 煙霧夾雜灰塵,動態感強烈 | 工地施工時煙塵滾滾,路過的行人都加快腳步。 |
煙霧騰騰 | 煙霧不斷上升,通常伴隨熱源 | 廟裡的香爐煙霧騰騰,信徒們虔誠祈福。 |
這些詞彙不僅能用在描述實際的煙霧場景,有時候也會被拿來比喻某些抽象的情況。比如說「會議室裡煙霧瀰漫」,可能不是在講真的煙霧,而是形容氣氛緊張或討論熱烈。台灣人在使用這些詞的時候,常常會根據當下的情境和想表達的感覺來選擇最貼切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