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葬申請懶人包|流程費用一次看懂 | 海葬其實很簡單!台灣最新規定解析 | 送親人最後一程|台灣海葬全指南
最近幾年,台灣越來越多人選擇「海葬」這種環保又浪漫的告別方式。比起傳統土葬或塔位安放,海葬不僅能讓親人回歸自然,還能減輕家屬後續祭拜的負擔,特別適合喜歡大海或生前就有環保觀念的往生者。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海葬的實際狀況,包括申請流程和注意事項,讓有需要的朋友能更清楚該怎麼準備。
首先,海葬在台灣算是「環保自然葬」的一種,各縣市政府都有相關規定。以台北市為例,申請人需要準備死亡證明書、火化許可證、申請人身分證等文件,還要簽署骨灰拋灑同意書。整個流程從申請到實際執行,通常需要1-2個月的時間,建議家屬要提前規劃。以下是幾個主要縣市的海葬服務比較:
縣市 | 申請費用 | 服務內容 | 執行地點 |
---|---|---|---|
台北市 | 免費 | 提供船隻、儀式人員 | 基隆外海 |
新北市 | 免費 | 含集體追思會 | 淡水河口外海 |
高雄市 | 2,000元 | 可選擇個別或集體海葬 | 高雄港外海 |
說到海葬的時機,其實有分「集體海葬」和「個別海葬」兩種。集體海葬通常由各縣市政府主辦,每年固定幾個月份舉行,像是3-5月和9-11月這段期間,因為海象比較穩定,是最適合的時段。如果是選擇個別海葬,家屬可以自己找合法殯葬業者安排,時間上就比較彈性,但費用會高一些,大約在1萬到3萬元不等,要看船隻大小和服務內容。
很多人會擔心海葬後要怎麼追思,其實現在科技發達,不少家屬會選擇用GPS定位記錄拋灑位置,以後想紀念時可以搭船到附近海域獻花。也有人會保留一小部分骨灰做成紀念品,像是生命晶石或項鍊,讓思念有個具體的寄託。這些都是很個人化的選擇,沒有標準答案,重點是家屬和往生者都能接受的方式。
最近有朋友在問「台灣海葬申請流程全攻略:從文件準備到出海儀式」該怎麼跑,剛好幫家人辦過就來分享一下經驗。海葬在台灣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僅環保還能讓親人回歸自然,但第一次辦真的會有點手忙腳亂,特別是文件準備和出海當天的注意事項,這邊整理幾個重點給大家參考。
必備文件清單其實比想像中簡單,但缺一不可。首先要準備往生者的死亡證明書正本(記得要申請多份副本備用)、申請人身分證影本,還有最重要的就是火化許可證。如果是委託他人辦理,記得要帶委託書。各縣市規定可能稍有不同,建議先上當地殯葬管理處網站查最新資訊。
文件名稱 | 備註 | 準備份數 |
---|---|---|
死亡證明書 | 需有醫師簽章 | 正本1+副本2 |
申請人身分證 | 影本需清晰 | 1份 |
火化許可證 | 需已完成火化 | 正本1份 |
海葬申請書 | 各縣市格式不同 | 2份 |
申請通過後就要安排出海日期了,這裡有個小秘訣:盡量避開東北季風季節(10月到隔年3月),海浪大會比較顛簸,對家屬和工作人員都不舒服。通常船班會安排在平日上午,從基隆或新北的漁港出發,整個儀式約2-3小時。上船前30分鐘要到達指定地點報到,工作人員會講解流程和注意事項。
出海當天建議穿防滑鞋子,海上風大最好帶件外套。儀式開始後,家屬可以親手將骨灰放入環保安息盒,伴隨花瓣緩緩沉入海中。過程中船會停駛,讓家屬有時間默禱追思。記得可以準備鮮花或親手寫的信件一起放入,這些小細節都能讓儀式更有意義。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海葬的費用問題,今天就來個「海葬費用大公開:2025年台灣各縣市收費比較」!其實海葬這幾年越來越多人選擇,除了環保之外,費用也比傳統葬禮親民不少。不過各縣市的收費標準真的差滿多的,有些地方甚至還有補助可以申請,這邊就幫大家整理最新資訊,讓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先講北部地區,台北市和新北市的收費算是比較高的,畢竟是都會區嘛。台北市基本費用大概落在12,000-15,000元之間,新北市則稍微便宜一點,大約10,000-12,000元。不過桃園市就划算很多,只要8,000元左右,而且還有提供免費的追思儀式場地使用,算是CP值很高的選擇。
縣市 | 基本費用(新台幣) | 額外服務費用 | 補助金額 |
---|---|---|---|
台北市 | 12,000-15,000 | 船位加收3,000 | 無 |
新北市 | 10,000-12,000 | 家屬船位2,000/人 | 低收入戶5,000 |
桃園市 | 8,000 | 無 | 市民專案3,000 |
台中市 | 7,500-9,000 | 紀念儀式5,000 | 環保葬補助8折 |
高雄市 | 6,000-8,000 | 海上追思3,000 | 全額補助申請 |
中南部地區的價格普遍更便宜,像台中市大概7,500-9,000元就有,而且環保葬補助可以打到8折。高雄市更誇張,基本費用6,000元起跳,聽說還有全額補助可以申請,真的很划算。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縣市會把船位費用另外計算,像是台北市如果要加船位的話,一個人頭要多收3,000元,這點在預算規劃時要特別留意。
東部地區雖然選擇比較少,但價格也很實惠。花蓮縣固定收費8,000元包到好,連船位都包含在內,台東縣更便宜只要6,500元。不過因為船班比較少,通常要配合固定的出海日期,彈性就沒那麼大。另外離島部分,澎湖縣因為地理優勢,費用只要5,000元,是目前全台最便宜的海葬選擇,而且當地政府還會幫忙準備鮮花跟環保容器,服務很周到。
最近環保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開始考慮身後事的環保處理方式。誰適合選擇海葬?環保葬的優缺點一次看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海葬其實不是新概念,但很多人對它還是有很多疑問,像是費用怎麼算、程序會不會很複雜、家人以後要怎麼追思等等。其實海葬特別適合觀念開放、重視環保,或是生前就喜歡大海的人,畢竟這是最直接回歸自然的方式。
說到環保葬的種類,除了海葬還有樹葬、花葬等,每種方式都有它的特色。先來看看這張比較表:
葬式 | 費用範圍 | 環境影響 | 追思方式 | 適合對象 |
---|---|---|---|---|
海葬 | 1-3萬台幣 | 最低 | 海上撒花、GPS定位 | 熱愛海洋、崇尚自然者 |
樹葬 | 2-5萬台幣 | 低 | 樹下設置紀念牌 | 喜歡綠意、重視生態者 |
花葬 | 1.5-4萬台幣 | 低 | 花園紀念牆 | 愛花人士、追求美感者 |
海葬最大的優點就是完全不會佔用土地資源,對環境的負擔最小。現在政府推廣的聯合海葬還會用可分解的環保容器,連骨灰壇都省了。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長輩觀念比較傳統,可能會覺得「死無葬身之地」不太好聽,這時候就要多溝通。另外雖然海葬後沒有固定的祭拜地點,但現在有些船公司會提供GPS定位服務,家屬以後想追思可以知道大致方位。
選擇環保葬的人通常有幾個共同特點:不希望後代為了掃墓奔波、認同生命回歸自然的理念,或是單純想減輕家人的負擔。像我有個朋友爸爸是船長,生前就交代一定要海葬,後來全家租了艘小船辦告別式,反而比傳統葬禮更有意義。現在台北、新北、基隆這些靠海的城市都有配合的船公司,手續比想像中簡單很多,通常準備死亡證明、申請許可證就能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