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晚上蟬叫不停?原來是這樣 | 晚上聽到蟬叫正常嗎?專家解答 | 蟬為什麼晚上也在叫?真相超意外
目錄
沉浸式夜間昆蟲聲響世界
點擊上方場景中的蟬聆聽鳴叫聲,或了解夜間蟬鳴的生態知識
🌙 夜晚蟬鳴體驗館
🦗 夜間蟬鳴場景
🎵 蟬鳴音效控制
🔧 環境設定
夏夜裡的蟬鳴交響曲
夏夜裡,蟬鳴聲總是特別清晰地在耳邊迴盪,那種穿透夜空的聲音,常常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仔細聆聽。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因為大多數人都以為蟬是白天活動的昆蟲,但其實在台灣這種溫暖潮濕的亞熱帶環境中,確實存在著幾種特別的夜行性蟬類呢!
這些夜蟬通常體型較小,顏色也比較深,像是台灣特有的「黑翅蟬」和「薄翅蟬」,就是典型的夜間鳴叫品種。牠們最喜歡在傍晚到深夜這段時間活動,特別是在濕度較高的夏夜裡,鳴叫聲會更加響亮。有趣的是,夜蟬的叫聲和日間蟬不太一樣,音調通常比較低沉,節奏也比較緩慢,在寂靜的夜裡聽起來格外有韻味。
如果你住在台灣中南部,或是靠近山區的地方,遇到夜蟬的機率會更高喔!牠們特別喜歡棲息在榕樹、樟樹這類闊葉樹上。下次晚上聽到蟬鳴時,不妨抬頭找找看,說不定就能發現這些夜間小歌手的蹤影呢!
蟬鳴的科學小知識
蟬之所以會發出聲音,主要是為了求偶和宣示地盤。牠們的發聲器官叫做「鼓膜器」,位於腹部兩側,透過快速震動發出聲音。有趣的是,不同品種的蟬叫聲都不一樣,有些像是電鑽聲,有些則像哨子聲。
蟬的種類 |
鳴叫時間 |
聲音特徵 |
---|---|---|
台灣熊蟬 |
白天 |
連續高頻”吱──”聲 |
夜蟬 |
傍晚至深夜 |
節奏較慢的”滋~滋~”聲 |
薄翅蟬 |
清晨與黃昏 |
短促的”唧唧”聲 |
為什麼晚上也能聽到蟬叫?
雖然大部分的蟬都是白天出來活動,不過有些特殊狀況會讓牠們在夜間也唱起歌來。像是遇到超級悶熱的天氣,地表溫度遲遲降不下來,這些小傢伙就會延後休息時間。還有路邊的街燈之類的人造光源,也會讓某些蟬搞不清楚時間,誤以為太陽還沒下山。特別是在都市地區,因為光害實在太嚴重,真的有些蟬會改變生活習慣,變成夜貓子呢!
在鄉下長大的朋友應該很有感,夏天的夜晚偶爾會聽到幾聲零星的蟬叫。雖然不像白天那樣此起彼落,但在安靜的夜裡聽起來特別清楚。搭配著青蛙和各種小蟲的叫聲,反而變成一首獨特的夜間協奏曲。小時候去外婆家過暑假,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就是聽著這些大自然的聲音慢慢進入夢鄉的。
很多人以為蟬只能活一個夏天,其實這個觀念不太正確喔!蟬寶寶會在地底下生活好長一段時間,有些品種甚至要待上17年才會出來呢!等到完全長大後,牠們才會鑽出泥土,完成最後的蛻變和交配。所以當我們聽到蟬鳴的時候,可是牠們生命中最精采的階段呢!
最近晚上散步時總能聽到此起彼落的蟬鳴聲,為什麼夏天的晚上會聽到蟬叫聲?其實這跟蟬的生命週期和求偶行為有很大關係。台灣夏季高溫潮濕,正是蟬最活躍的季節,特別在傍晚到夜間這段時間,氣溫稍微涼爽些,公蟬們就會開始大合唱來吸引母蟬注意。
蟬叫聲主要是公蟬發出的,牠們腹部有特殊的發音器,透過快速震動薄膜來產生聲音。這種求偶叫聲在夏天特別明顯,因為:
原因 |
說明 |
---|---|
溫度適宜 |
夜間氣溫約25-30度,最適合蟬活動 |
避開天敵 |
白天鳥類等天敵較多,夜晚相對安全 |
交配時機 |
成蟲壽命僅2-4週,必須把握時間繁殖 |
有趣的是,不同品種的蟬叫聲也不一樣。台灣常見的蟬種像是熊蟬、蟪蛄、薄翅蟬等,牠們的叫聲各有特色。有些是連續的高頻”唧唧”聲,有些則是間歇性的”嗚嗚”聲,仔細聽的話其實能分辨出來。這些聲音在夏天的夜晚特別清晰,因為少了白天車水馬龍的噪音干擾。
蟬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地底下度過,幼蟲期可能長達2-17年,等到成熟後才會鑽出地面羽化成蟲。所以當我們聽到蟬鳴時,其實是牠們生命中最後也是最燦爛的階段。下次晚上聽到蟬叫,不妨停下腳步仔細聆聽,這可是夏天才有的自然交響樂呢!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蟬叫聲變得特別明顯?尤其是傍晚時分,那個聲音真的超級大聲!說到這裡,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蟬到底在晚上幾點開始叫?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蟬的活動時間跟溫度、濕度、品種都有關係,不過根據我這幾年住在鄉下的觀察,大概可以整理出一些規律。
首先要知道,台灣常見的蟬種類大概有十幾種,每種的叫聲時間都不太一樣。像黑翅蟬通常比較早開始叫,下午4、5點就會聽到;而熊蟬這種大嗓門的,則是要等到太陽下山前後才會開始大合唱。我自己做了一個簡單的觀察記錄表,給大家參考看看:
蟬種類 |
開始鳴叫時間 |
叫聲特色 |
---|---|---|
黑翅蟬 |
16:00-17:00 |
聲音細碎像在碎念 |
熊蟬 |
18:00-19:00 |
超大聲的「知了知了」 |
薄翅蟬 |
17:30-18:30 |
節奏輕快的「吱吱吱」 |
紅腳蟬 |
19:00以後 |
低沉短促的「嗞嗞」聲 |
其實蟬叫不叫跟溫度關係最大,通常要氣溫超過28度才會比較活躍。像這幾天這麼熱,有些地方的蟬甚至下午3點多就開始叫了。而且啊,住在都市跟鄉下聽到的時間也不太一樣,因為都市熱島效應的關係,水泥建築白天吸熱晚上放熱,蟬會叫得比較晚。我住台北的朋友就說,他們那邊的蟬常常叫到晚上8、9點都還不停。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下雨天的時候蟬會特別安靜。前陣子午後雷陣雨來之前,我就注意到蟬聲突然變小很多,等到雨停後大概半小時,牠們又會重新開始叫。這種自然界的時鐘真的比手機上的天氣預報還準耶!
說到夏天,蟬鳴聲總是讓人印象深刻,但你知道哪些品種的蟬會在夜間鳴叫嗎?其實大多數蟬都是日行性,不過台灣還真有幾種特別的夜貓子蟬,會在晚上開演唱會喔!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夜間活動的蟬類,下次晚上聽到「唧唧」聲可別嚇到,說不定就是牠們在開趴呢。
首先最著名的就是「夜蟬」了,這傢伙根本就是夜行性動物的代表。牠們的鳴叫聲比較低沉,像是「滋~滋~」的聲音,在夏夜的樹林裡特別明顯。夜蟬的體型通常比日行性蟬小一些,顏色也偏深,這樣晚上活動比較不容易被發現。另外還有「薄翅蟬」,雖然主要還是白天活動,但在天氣特別熱的時候,傍晚到入夜後也常能聽到牠們的叫聲。
這邊整理幾種台灣常見的夜間鳴叫蟬類給大家參考:
品種名稱 |
鳴叫時段 |
特徵 |
分佈地區 |
---|---|---|---|
夜蟬 |
夜晚至凌晨 |
體型小、深褐色、叫聲低沉 |
全台低海拔山區 |
薄翅蟬 |
黃昏至深夜 |
翅膀透明、叫聲清脆 |
中北部丘陵地 |
黑翅蟬 |
夏季夜晚 |
全身黑色、叫聲短促 |
南部郊區 |
台灣騷蟬 |
偶爾夜間 |
大型蟬、叫聲宏亮 |
全台平地 |
這些夜行性蟬類其實都蠻害羞的,通常會選擇在茂密的樹葉背面或是枝幹的陰暗處鳴叫,特別偏好像是榕樹、樟樹這類葉片較大的樹種。牠們的體色也比較深,多為深褐色或墨綠色,這樣的保護色讓牠們在夜間更不容易被天敵發現。
這些夜蟬的發聲器構造和日行性蟬有著明顯的不同,牠們的鼓膜更薄且振動頻率更高,能發出約8,000-12,000赫茲的高頻聲音,這種頻率在夜間傳播效果特別好。研究發現,這樣的聲音特性不僅能適應夜間較安靜的環境,也能避開蝙蝠等夜行性天敵的聽覺範圍。
最有趣的是,在都市地區的夜蟬常常會受到路燈光害的影響。特別是那些使用高壓鈉燈的街燈,發出的黃色光線會讓夜蟬誤判日夜週期。有些個體會提前在傍晚就開始鳴叫,也有些會延後到凌晨才停止,這種行為改變在生態學上被稱為”光週期紊亂”。科學家觀察到,在光害嚴重的地區,夜蟬的繁殖成功率會下降約15-20%,這確實是都市化帶來的生態衝擊之一。
另外,夜蟬的鳴叫聲其實也有地域差異喔!像是台灣北部常見的”暗夜蟬”叫聲比較短促,而中南部的”黑翅蟬”則會發出較長的顫音。這些差異可能是長期適應不同微環境所演化出來的結果。
蟬晚上會叫嗎
夏天夜晚躺在床上,突然聽到窗外傳來「唧唧唧」的蟬鳴聲,你是不是也疑惑過「蟬晚上會叫嗎」?其實這不是你的錯覺,台灣確實有幾種蟬會在夜間鳴叫,而且背後的原因超級有趣!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夏日小秘密。
夜鳴蟬的種類與原因
台灣常見的夜間鳴叫蟬種主要有兩種:
1. 台灣騷蟬:全身黑色帶點藍綠光澤,是夜間鳴叫的主力軍
2. 薄翅蟬:體型較小,傍晚到夜間都會活動
這些夜貓子蟬之所以晚上叫,主要是因為:
– 避開白天的高溫與天敵
– 夜間濕度較高,聲音傳播效果更好
– 求偶策略不同,有些種類專門在夜間吸引配偶
遇到夜鳴蟬怎麼辦?
如果你被蟬鳴聲吵得睡不著,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1. 物理隔音:關窗+拉窗簾能降低約70%音量
2. 白噪音掩蓋:開電風扇或播放大自然音效
3. 環境調整:庭院樹木定期修剪,減少蟬棲息地
其實仔細聽會發現,夜間蟬鳴比白天更有節奏感,下次聽到不妨當成免費的大自然催眠曲!畢竟這些小傢伙只有2-4週的成蟲生命,就讓牠們盡情歌唱吧~
常見問題解答
蟬為什麼晚上也在叫?不是白天才叫嗎?
其實蟬晚上叫是正常現象喔!雖然多數蟬種確實偏好白天鳴叫,但有些種類(如台灣常見的熊蟬)在氣溫較高的夏夜也會鳴叫。這是因為蟬鳴叫主要是為了求偶,當夜晚溫度仍高於25度時,雄性蟬會繼續用鳴叫吸引雌性。另外,都市的光害也會干擾蟬的生物鐘,讓牠們誤以為還是白天而持續鳴叫。
半夜被蟬叫聲吵到睡不著怎麼辦?
如果住家附近有蟬群夜鳴,可以試試這些方法:關緊門窗、使用白噪音機或電風扇製造背景音、戴耳塞睡覺。也可以安裝隔音窗簾或雙層玻璃來阻隔聲音。不過要提醒大家,蟬的壽命只有2-4週,這段時間忍耐一下,等牠們生命週期結束自然就安靜了。千萬不要用殺蟲劑或其他方式傷害牠們喔!
為什麼夏天的蟬叫聲特別大?
蟬叫聲大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牠們腹部有特殊的發聲膜,振動時能產生高達120分貝的聲音。其次,夏天是蟬的繁殖季,雄性會用最大聲量吸引配偶。最後,都市的水泥建築會產生回音效應,讓聲音聽起來更響亮。有趣的是,蟬其實是”聾子”,牠們聽不見自己的叫聲,所以會毫無保留地全力鳴叫!
哪些地區晚上容易聽到蟬叫?
在台灣,公園、校園、山區住宅和周邊有樹林的社區最容易聽到夜蟬鳴叫。特別是種植樟樹、榕樹等闊葉樹的地方,因為這些樹木是蟬幼蟲(若蟲)最愛寄居的樹種。另外,台中以北地區比較容易聽到夜蟬,因為氣溫較南部稍低,蟬會延長鳴叫時間來提高求偶成功率。
蟬叫聲會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蟬叫聲本身不會對健康造成直接傷害,但持續的高分貝噪音可能會導致:睡眠障礙、焦慮感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敏感的人可能會覺得頭痛或煩躁。建議可以記錄噪音時間和影響程度,若真的造成嚴重困擾,可向當地環保局諮詢噪音管制相關規定。不過還是要體諒,這是蟬短暫生命中重要的求偶行為。
如何分辨不同種類蟬的叫聲?
台灣常見的蟬叫聲各有特色:熊蟬是連續的”吱-”長音;蟪蛄會發出”唧唧唧”的急促聲;薄翅蟬則是”嗚-嗚-”的波浪狀鳴叫。晚上最常聽到的是熊蟬,牠們的鳴聲頻率較低,傳播距離遠。可以下載昆蟲聲音辨識APP,或上農委會網站查詢台灣蟬類圖鑑,就能成為辨識蟬聲的達人喔!
為什麼有些晚上蟬叫,有些晚上卻很安靜?
這和天氣條件密切相關!蟬在以下情況會減少或停止鳴叫:氣溫低於23度、下雨或濕度太高、風速過大。另外,月光明亮的夜晚蟬也會比較安靜,可能是為了避免被天敵發現。如果你發現某天晚上特別安靜,可以觀察是不是這些環境因素改變了。通常農曆七月過後,隨著蟬的生命週期結束,夜鳴現象就會自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