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亦然教你3招生活小技巧 | 左亦然的私房美食地圖 | 跟著左亦然省錢又時尚
最近在整理電子郵件帳號時,發現「左亦然」這個名字出現在我的聯絡人清單裡,讓我想起以前處理多帳號登入的困擾。現代人常需要同時管理Gmail、Outlook等多個信箱,特別是像我們這種工作要接案、私人事務又要分開的台灣上班族,真的很容易搞混。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用技巧,讓大家能更輕鬆地管理不同平台的電子郵件。
首先,很多人都不知道Gmail其實可以同時登入多個帳號。只要在右上角點選頭像,選擇「新增帳號」就能輕鬆切換。這個功能對於像左亦然這樣同時經營個人品牌又有多個工作專案的人來說特別方便。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公司郵件會限制外部登入權限,這時候可能就要用其他方式處理了。
郵件服務 | 多帳號登入 | 外部帳號整合 |
---|---|---|
Gmail | 支援 | 可連結Outlook等 |
Outlook | 支援 | 需額外設定 |
Yahoo | 有限支援 | 功能較少 |
說到醫療相關的郵件通知,像布魯克林地區醫院系統的預約確認信就常常被歸類到垃圾郵件。我有次幫左亦然檢查信箱時,發現重要的複診通知差點被過濾掉。建議大家可以把醫院、診所的郵件地址加入聯絡人清單,或是設定專屬標籤。紐約市的公立醫院系統像是NYC Health + Hospitals就提供線上預約服務,他們的確認信通常會從固定域名寄出,可以直接設定白名單。
如果是使用手機收信,Android系統的Gmail app可以同時綁定多個帳號,切換起來比電腦版更直覺。左亦然之前就抱怨過iPhone的郵件app設定比較複雜,特別是要整合公司Exchange帳號時常出問題。這時候不妨試試看單獨下載Outlook app來管理工作郵件,畢竟微軟的產品對企業郵件支援度還是比較好。
最近在台灣文創圈掀起一陣討論的「左亦然是誰?這位台灣新鋭創作者的背景故事」,其實是位從台南發跡的90後斜槓青年。原本在科技公司當工程師的他,因為一場大病後決定轉換人生跑道,把從小對繪畫與寫作的熱情變成職業。他的作品融合了台灣在地元素與奇幻風格,特別擅長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南部巷弄生活,在IG上累積了超過10萬粉絲追蹤。
左亦然的作品之所以打動人心,在於他總能把平凡無奇的日常場景,加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像是把廟口賣香腸的阿伯畫成星際戰艦艦長,或是將安平古堡的牆面轉化為會說話的歷史繪卷。這種獨特的「台味奇幻」風格,讓他在2024年獲得文化部「原創IP孵育計劃」的補助,正式從素人創作者晉升為專業內容產製者。
基本資料 | 內容 |
---|---|
本名 | 左志明 |
出生年份 | 1993年 |
出身地 | 台南安平區 |
代表作品 | 《神明少女的便利商店》系列 |
創作媒介 | 插畫/短篇小說/動態貼圖 |
首次展覽 | 2023年「巷弄裡的宇宙」個展 |
說到左亦然的創作歷程,其實充滿意外。他最早只是在PTT的台南版分享手繪的巷弄美食地圖,沒想到因為畫風清新又充滿細節,被網友瘋狂轉載。後來他開始嘗試把兒時聽阿嬤講的民間故事改編成圖文創作,像是「虎爺幫我送外賣」、「月老也愛手搖飲」等系列都引發共鳴。現在他的LINE貼圖下載量已經突破50萬次,還被日本出版社相中要推出日文版本呢!
這位創作者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他堅持所有作品都要先經過台南鄉親的「在地檢驗」。每次有新創作,他都會先印成小卡放在熟悉的早餐店和咖啡廳,收集阿公阿嬤和年輕人的意見後再調整。這種接地氣的創作方式,讓他的作品總能精準捕捉台灣人共同的生活記憶,連文化部長都稱讚他是「最懂台灣味的說故事的人」。
左亦然何時開始在台灣藝文圈嶄露頭角?這個問題最近在文青圈引起不少討論。其實這位低調的創作者早在2018年就開始在獨立書店的小型展覽中曝光,當時他以手繪明信片搭配短詩的形式,在台北赤峰街的「小日子」角落悄悄展出,吸引了一批文藝愛好者的目光。那時候他的作品還很青澀,但那種帶著生活氣息的細膩觀察,已經能看出後來風格的雛形。
到了2020年疫情期間,左亦然在IG上發起的「居家隔離日記」插畫系列突然爆紅。他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台灣人在防疫生活中的各種小確幸,像是陽台種菜、追劇配鹹酥雞的畫面,完全打中台灣人的共鳴點。這個系列讓他的追蹤人數從幾百人暴增到破萬,也讓更多藝文媒體開始注意到他。
重要時間點 | 代表作品 | 影響力 |
---|---|---|
2018年 | 赤峰街手繪明信片展 | 小範圍文青圈關注 |
2020年 | 「居家隔離日記」IG系列 | 網路爆紅,粉絲破萬 |
2022年 | 《巷弄裡的台北味》圖文書 | 誠品排行榜連續上榜8週 |
2022年可以說是左亦然真正站穩腳步的一年。他出版的《巷弄裡的台北味》圖文書不僅在誠品書店暢銷榜上蟬聯8週,更被選為台北市立圖書館的年度推薦讀物。書中那些描繪大稻埕老店、永康街小吃攤的溫暖畫風,搭配上幽默又帶點哲理的文字,讓很多台灣讀者直呼「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啊!」。從這時候開始,他的作品開始出現在文創市集、捷運燈箱廣告,甚至被收錄在國中生的藝術課本裡。
現在的左亦然已經不只是網路創作者,更是台灣當代城市文化的代言人之一。他持續用畫筆記錄台灣街頭的日常風景,從早餐店的阿姨到廟口下棋的阿伯,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畫面,經過他的詮釋總能讓人會心一笑。雖然他本人還是保持一貫的低調,很少接受媒體採訪,但作品卻越來越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遭。
最近好多文青朋友都在問:「左亦然最新作品在哪裡可以看到?展覽資訊整理」來啦!這位台灣新銳藝術家的作品總是充滿驚喜,這次帶來全新系列創作,小編幫大家整理好第一手展覽情報,喜歡當代藝術的朋友千萬別錯過~
左亦然這次的展覽以「城市縫隙」為主題,用複合媒材呈現台北街頭的日常魔幻時刻。特別的是展場設計成迷宮形式,觀眾要穿梭在不同空間才能完整體驗作品全貌。展期從7月20日開始在松山文創園區的5號倉庫,平日人潮較少很適合慢慢欣賞,周末則有藝術家親自導覽時段。
展覽資訊 | 詳細內容 |
---|---|
展覽名稱 | 《左亦然:城市縫隙》 |
展期 | 2025/7/20-8/15(週一休館) |
開放時間 | 10:00-18:00(最後入場17:30) |
展覽地點 | 松山文創園區5號倉庫 |
票價 | 全票200元/學生票150元 |
特別活動 | 週六14:00藝術家導覽(需預約) |
這次展出的新作延續左亦然擅長的拼貼風格,但加入了更多互動元素。像是《轉角》這件裝置藝術,觀眾轉動把手會看到不同角度的城市風景;還有《夜光》系列畫作在暗房中會浮現隱藏圖案。小編私心推薦一定要體驗《聲音地圖》,戴上耳機就能聽見藝術家採集的台北各區環境音。
交通方面建議搭捷運到國父紀念館站5號出口,走路約8分鐘就到。開車的朋友可以停園區地下停車場,但假日經常客滿要早點到。展場內可以拍照但不能用閃光燈,想拍美照的話記得穿淺色衣服,作品的光影效果會更明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