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西北怎麼分?3秒搞懂方位秘訣 | 台灣人常搞混的南西北方向 | 南西北傻傻分不清?這招超簡單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南西北」到底係咩黎,其實佢就係我哋日常生活中成日會遇到嘅方向概念。講到方向感,台灣人最熟悉嘅梗係「東西南北」,但係「南西北」呢個組合就比較少人特別提起。不過如果你有玩過登山或者露營,就會知道掌握南西北嘅方位其實好重要㗎!
喺台灣,好多地方嘅街道規劃都同方向有關。比如話台北市嘅道路,東西向叫「路」,南北向叫「街」,咁樣規劃真係好方便認路。不過有時去到郊外或者山區,就要靠自然環境同埋太陽位置黎判斷南西北方向啦。下面整理咗幾個實用嘅方向判斷方法:
判斷方法 | 適用場景 | 準確度 |
---|---|---|
太陽位置 | 晴天日間 | ★★★★☆ |
樹木生長方向 | 森林地區 | ★★★☆☆ |
指南針 | 任何環境 | ★★★★★ |
星星方位 | 晴朗夜晚 | ★★★★☆ |
手機GPS | 有網絡信號 | ★★★★☆ |
記得細個嗰陣,阿公成日教我哋點樣用太陽黎判斷方向。佢話朝早太陽喺東邊升起,下晝就會慢慢移到西邊。而正午時分,太陽基本上就喺正南方。呢啲生活智慧真係好實用,尤其係去行山或者露營嗰陣,就算冇帶指南針都唔會迷路。
而家科技發達,好多人都習慣用手機嘅地圖APP黎導航。不過有時去到信號唔好嘅山區,或者手機冇電嘅時候,傳統嘅方向判斷方法就顯得特別重要。我試過有一次同朋友去南投爬山,結果行到半路手機冇電,好彩記得細個學過用樹木嘅生長方向黎判斷南西北,先至冇喺山裡面迷路。
講到樹木判斷方向,其實都幾有趣。通常樹木向南嘅一面會生得比較茂密,因為陽光充足;而向北嘅一面就會比較稀疏。不過呢個方法喺台灣要小心使用,因為我哋嘅氣候同埋地形變化大,有時都要配合其他方法一齊判斷先至準確。
南西北是什麼?台灣人常搞混的方位概念解析
每次聽到有人說「往南西北方向走」,你是不是也覺得哪裡怪怪的?其實這是一個台灣人很容易搞混的方位概念。在台灣,我們習慣用「東南西北」來表示方向,但有時候會不小心把「西北」說成「南西北」,這其實是不正確的用法。今天就來幫大家釐清這個常見的迷思,順便分享一些實用的方位判斷技巧。
先來看看基本方位怎麼分。一般來說,我們會用「東、南、西、北」四個主要方位,再加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個次要方位。這些組合已經足夠涵蓋所有方向,根本不需要「南西北」這種說法。下次如果有人這樣說,你可以很專業地告訴他:「西北就西北,沒有南西北啦!」
主要方位 | 次要方位 | 常見錯誤說法 |
---|---|---|
東 | 東南 | 南東(錯誤) |
南 | 西南 | 南西(錯誤) |
西 | 西北 | 南西北(錯誤) |
北 | 東北 | 北東(錯誤) |
在台灣,很多人會用建築物或地標來記方位。比如說台北車站往西是西門町,往東是忠孝東路,這樣記起來就簡單多了。也有人會用手機的指南針功能來確認方向,但要注意的是,在都市裡高樓多,有時候指南針會不太準。最傳統的方法還是看太陽位置,早上太陽在東邊,下午在西邊,這個方法在戶外特別好用。
說到台灣人常犯的方位錯誤,除了「南西北」之外,還有人會把「東北」說成「北東」。這些小錯誤雖然不影響溝通,但如果要給人專業的感覺,還是用正確的說法比較好。特別是開車用導航的時候,如果聽到「請往南西北方向行駛」,一定會滿頭問號吧?所以記住正確的方位用語真的很重要。
為什麼台灣人總是分不清南西北?在地文化觀察
最近跟朋友約吃飯,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往南走」這句話常讓台灣人滿臉問號。其實這跟我們的生活習慣大有關係!台灣都市規劃多以「前後左右」為主,路牌也很少標示方位,加上機車族習慣用「左轉右轉」指路,自然對東西南北沒那麼敏感。
台灣人方位感養成因素:
因素 | 具體表現 | 影響程度 |
---|---|---|
都市規劃 | 棋盤式街道少,多彎曲巷弄 | ★★★★ |
交通方式 | 機車族依賴左右轉描述 | ★★★☆ |
地理環境 | 山脈走向影響方向感 | ★★☆☆ |
教育習慣 | 學校較少實地方位教學 | ★★☆☆ |
仔細想想,我們從小被教「往廟口那個方向」、「過7-11右轉」,這種地標式引導法深植日常。就連Google地圖在台灣也自動切換成「往前200公尺左轉」模式,反而「向東行駛」的提示會讓人愣住。台北車站周邊的「東三門」、「西二門」更是讓不少本地人頭痛,最後還是靠「靠近捷運M8出口」這種說明才找得到路。
另一個關鍵是台灣建築物朝向。傳統三合院講究坐北朝南,但現代公寓根本不管這個,每棟大樓門面朝向隨興,住戶連自家陽台朝哪都搞不清楚。有次問路聽到「往海的方向走」這種答案,才發現我們連方位都能用「山海經」來解讀,超有台灣特色!
如何快速辨別南西北?3個實用技巧教你不再迷路
每次出門在外,最怕就是搞不清楚方向對吧?特別是到陌生的地方,連手機都沒訊號的時候,整個人都會慌起來。別擔心,今天就要來分享3個超實用的辨位技巧,讓你不用靠電子設備也能快速找到方向,從此跟迷路說掰掰!
第一個技巧是「看太陽辨位法」,這招最適合晴朗的白天使用。在台灣,太陽大概在早上6點從東方升起,中午12點在正南方,傍晚6點左右從西方落下。只要記得這個簡單的口訣:「早東午南晚西」,搭配手錶時間就能輕鬆判斷方向。例如現在是下午3點,太陽位置就會稍微偏西南方喔!
第二招「樹木觀察法」也超好用,尤其是到郊外踏青時。樹木的生長方向其實會透露很多訊息,通常樹葉比較茂密的那一面是南方,因為陽光充足;而樹皮比較粗糙、可能有青苔的那面則是北方,因為比較潮濕陰暗。下次看到大樹不妨多觀察幾眼,它可是天然的方向指標呢!
最後要分享的是「星星定位法」,這招晚上特別管用。在北半球,只要找到北斗七星,把杓子前端兩顆星連線延伸約5倍距離,就能找到北極星,那裏就是正北方了。雖然現在都市光害嚴重,但在郊區或山上還是很清楚的。記住這個方法,夜遊也不怕迷失方向啦!
辨位技巧 | 適用時間 | 判斷方式 | 注意事項 |
---|---|---|---|
太陽辨位法 | 白天晴天 | 觀察太陽位置對應時間 | 台灣時區為UTC+8 |
樹木觀察法 | 任何時間 | 看樹葉茂密度與樹皮狀態 | 單棵樹可能不準,要多觀察幾棵 |
星星定位法 | 晴朗夜晚 | 尋找北斗七星與北極星 | 需避開強光環境 |
這些方法都是我實際用過覺得最簡單有效的,平常多練習幾次就會越來越熟練。像我有次在陽明山步道手機沒電,就是靠觀察樹木找到正確的路下山。雖然現在大家都依賴Google地圖,但學會這些基本辨位技巧真的能讓出門在外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