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原來這樣看!超簡單教學 | 古人怎麼看時間?日晷使用秘訣 | 日晷看時間其實超容易!
日晷怎麼看?古人智慧的時間魔法
說到「日晷怎麼看」,這可是我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啊!日晷就是古代的時鐘,完全靠太陽的影子來判斷時間,超級環保又不用充電。現在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超酷的古代科技,學會了下次去古蹟玩就能跟朋友炫耀啦!
日晷主要分成三個部分:晷針(那根直立的棒子)、晷面(刻著時間的盤面)和底座。當太陽照射時,晷針的影子會落在晷面上,影子指到哪個刻度就是幾點鐘。不過要注意的是,台灣用的時間是東八區標準時間,所以看到日晷顯示的時間要再加一些調整才準確喔!
日晷類型 | 適合地點 | 精準度 | 使用難度 |
---|---|---|---|
水平式日晷 | 庭院、廣場 | 中等 | 簡單 |
垂直式日晷 | 建築物牆面 | 較低 | 中等 |
赤道式日晷 | 專業觀測 | 最高 | 較難 |
看日晷最關鍵的就是要找到正北方向,因為日晷的晷針必須對準真正的北方才會準。在台灣,我們可以用北極星來校對方向,或是用手機的指南針功能輔助。另外季節也會影響日晷的準確度,夏天和冬天的太陽高度角不同,有些日晷會設計可調整的晷面來補償這個差異。
現代雖然有手機看時間很方便,但學會看日晷真的超酷的!下次去台南孔廟或是台北植物園,不妨找找那裡的日晷實際操作看看。記得要選晴天去,陰天就看不到影子啦。而且日晷只能在白天使用,晚上就…嗯,還是乖乖看手錶吧!
日晷是什麼?古人用來看時間的智慧工具。簡單來說,它就是利用太陽影子來測量時間的裝置,在沒有手錶、手機的古代,可是超級實用的「天然時鐘」呢!你可能在廟宇或古蹟看過它,那個斜斜的石板上刻著刻度,中間還插著一根棍子,那就是日晷的基本造型啦。
日晷的原理其實很科學,主要是靠太陽照射在「晷針」(就是那根棍子)上產生的影子來判斷時間。隨著太陽移動,影子會跟著改變位置,落在不同的刻度上,古人就能知道現在是幾點。不過要注意的是,日晷只能在天氣晴朗時使用,遇到陰雨天就沒轍了,這也是它的小缺點。
不同類型的日晷適合不同的擺放方式,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表格:
日晷類型 | 擺放方式 | 適合地點 |
---|---|---|
水平日晷 | 平放於地面 | 庭院、廣場 |
垂直日晷 | 直立於牆面 | 建築物外牆 |
赤道日晷 | 傾斜對準北極星 | 天文觀測場所 |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現在還能看到日晷?其實除了歷史價值,它也是很好的教學工具,讓現代人了解古人的智慧。而且有些日晷設計得超精美,本身就是藝術品呢!下次看到日晷時,不妨停下腳步觀察一下,看看它的影子現在指著幾點,感受一下這份流傳千年的時間之美。
日晷怎麼用?教你輕鬆讀懂影子時間
走在台灣的公園或古蹟,常常會看到一個圓盤上面有根棒子,那就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日晷啦!很多人以為它只是裝飾品,其實它可是古代最準的「太陽手錶」呢。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用這個超酷的「影子時鐘」,讓你一秒變身古代時間大師。
日晷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靠太陽照射在晷針(那根立著的棒子)上產生的影子來判斷時間。台灣常見的是水平式日晷,通常會有個圓盤上面刻著12個時辰。當太陽在天空移動時,影子的位置也會跟著改變,這時候對照圓盤上的刻度,就能知道現在是幾點啦!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日晷顯示的是「真太陽時」,跟我們現在用的「標準時間」會有點小落差。這是因為地球公轉軌道不是完美的圓形,而且台灣用的時間是東經120度的標準時,但每個地方的太陽位置其實都不太一樣喔。
日晷類型 | 適合地點 | 讀取方式 |
---|---|---|
水平式日晷 | 公園、廣場 | 看影子落在哪個時辰刻度 |
赤道式日晷 | 天文教育場所 | 影子投射在傾斜的圓環上 |
垂直式日晷 | 建築物牆面 | 觀察垂直面上的影子位置 |
實際操作時,記得要找個陽光充足的地方,而且日晷要擺放正確。在台灣,水平式日晷的晷針要朝向正北方,傾斜角度要跟當地的緯度一樣(台灣大約是北緯23.5度)。如果放歪了,讀出來的時間就會不準喔!另外,陰天或晚上當然就沒辦法用啦,這時候還是乖乖拿手機出來看時間比較實在。
下次看到日晷時,不妨停下腳步觀察一下。你會發現影子的移動其實很有規律,早上影子比較長,中午最短,下午又慢慢變長。這個現象跟我們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影子變化是一樣的,只是日晷把它變成了具體的時間刻度。現在你知道怎麼用了,以後就可以跟朋友炫耀這個超酷的古代科技啦!
日晷原理大公開!太陽與影子的時間魔法
大家有冇諗過,古人點樣睇時間㗎?冇電子鐘嘅年代,原來靠太陽同影子就可以知道幾點鐘!今次就同大家拆解「日晷原理大公開!太陽與影子的時間魔法」,等你知道呢個超聰明嘅古代發明點樣運作~
日晷最基本嘅構造就係一支垂直嘅指針(叫做晷針)同埋一個有刻度嘅晷面。當太陽喺天空移動,晷針嘅影子就會隨之改變位置。古人發現影子嘅方向同長度會跟住太陽嘅位置規律變化,於是就設計出可以顯示時間嘅刻度。最常見嘅水平式日晷,通常會將晷面分成12等份,每個時辰大約等於現代嘅2個鐘頭。
不過要留意,日晷顯示嘅係「真太陽時」,同我哋平時用嘅「平均太陽時」會有少少出入。呢個係因為地球繞太陽嘅軌道唔係正圓形,而且地軸有傾斜,所以每日嘅日照時間長短會有變化。以下簡單比較兩種時間:
時間類型 | 計算方式 | 誤差原因 |
---|---|---|
真太陽時 | 直接根據太陽位置 | 地球公轉軌道橢圓形、地軸傾斜 |
平均太陽時 | 假設地球公轉速度均勻 | 人為制定嘅標準時間 |
日晷嘅設計其實好有學問,唔同地方要用唔同角度嘅晷針。例如台北同高雄嘅日晷設計就會有差異,因為緯度唔同,太陽嘅運行軌跡都唔一樣。而且日晷仲可以分好多種類型,有水平式、垂直式、赤道式,甚至仲有可以隨身攜帶嘅便攜式日晷,真係不得不佩服古人嘅智慧!
而家雖然我哋有手機同手錶睇時間,但係下次見到公園或者古蹟裡面嘅日晷,不妨停低腳步觀察下。睇下當時嘅太陽位置,對照日晷嘅刻度,你會發現原來太陽同影子真係可以變出時間魔法㗎!